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1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中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
适用专业:050101文艺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专门人才,要求掌握从事专业研究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及计算机运用的能力。学位获得者可继续攻读相          关方向     博士学位,在高等院?;蛑醒Т邮驴蒲谢蚪萄Чぷ?,也可在相关的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二、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同时注重发挥指导小组的集体力量,引导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实行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环节培养方式。
 
   (1)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根据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实际,全面考量、合理安排。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环节做出可行计划和具体安排。
 
   (2)课程学习一般应于前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课程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习,选修课程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确定。
 
   (3)论文工作应侧重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着重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注重阅读专业经典文献和关注学科前沿动态,要求在第二学年结束前,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至少提交一份与本学科领域研究现状有关的综述报告。
 
   (5)研究生应参加社会实践、文化考察、学术交流等实践活动。
 
   (6)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采用讲授式、讨论式、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强化对研究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三、学科方向
 
(一)文艺学
 
1.文学理论
 
2.文学批评学
 
  (二)汉语言文字学
 
1.汉语方言
 
2.汉语史
 
(三)中国古代文学
 
1.先秦两汉文学
 
2.魏晋六朝唐五代文学
 
3.宋元明清文学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2.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欧美文学
 
2.比较文学
 
四、修业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5年。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五、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修满学分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9学分、专业主干课6学分,专业方向课不少于7学分,科研学术活动与实践活动3学分。硕士研究生课程均应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见附件1)
 
2.教学方式
 
  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采用课堂讲授式、研讨班式、专题式、启发式、探究式、科研试验及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试验分析等结合起来,加大对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该课程相应学分。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的考核以考查(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过程考核,或采取撰写课程论文方式进行期末考试)为主。
 
课程考核形式按百分制计算,60分以上为合格。
 
七、文献阅读
 
为使研究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开阔知识面,提高其学术水平,研究生在学期间围绕所开课程,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文献阅读任务。
 
1、阅读内容(见附件2)
 
2、具体要求:每名研究生每学期要完成读书笔记或者专题讨论记录不少于3篇。
 
八、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1.为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研究生必须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认定依据以其发表的论文标注为主,或者以项目下达文件为准。计1学分。
 
2. 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6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其中必须参加1次研究生学术月活动或专业学术会议1次。计1学分。
 
3. 实践活动为必修环节。要求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文化考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计1学分。
 
九、中期考核和筛选
 
研究生入学的第四学期开学后三个月内进行中期考核,学习成绩合格并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硕士生,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对于学习成绩不合格或有严重违纪行为的研究生,劝其退学。
 
十、毕业(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或特色。 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研究计划、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检测、预评审、通讯评审与论文答辩等环节。
 
1.研究计划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拟定学位论文的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一个学期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学院备案。
 
2.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第四学期完成,由学院统一部署,各二级学科专业召开开题报告会。
 
3.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先由研究生进行自检自查,主要检查学位论文是否符合规范,再由指导教师进行学位论文审查。导师应从论文选题、资料引用、学术创新、逻辑结构、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方面予以全面审查,杜绝剽窃或抄袭行为的发生。导师审查通过后,由学院组织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对论文进行预审。
 
4.论文检测、通讯评审与答辩
 
预审完成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提交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处进行论文检测,检测后由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处组织校内专家进行预评审,确定是否参加通讯评议,是否符合答辩要求。论文检测、预评审、通讯评审与答辩办法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5.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获得学位:
 
(1)论文成果:以第一或第二作者身份在本学科领域内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以刊发或录用通知为准),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时,第一作者应为其导师;或者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其论文集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撰写并公开刊发的论文。以上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应为“宝鸡文理学院”。
 
(2)专利成果:第一或第二人申请获批的各项专利类成果,研究生为第二人时,第一人应为其导师;
 
(3)实践成果:指研究生以前两位作者主要参与撰写且被市级以上政府所采纳的咨询报告、实施方案等。
 
(4)项目研究报告: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并撰写相应的研究报告(不少于2万字),需由导师出具证明。
 
研究生在读期间所有成果的第一署名单位均为宝鸡文理学院。如果发现有抄袭他人成果者,以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处理。
宝鸡文理学院

添加宝鸡文理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宝鸡文理学院考研分数线、宝鸡文理学院报录比、宝鸡文理学院考研群、宝鸡文理学院学姐微信、宝鸡文理学院考研真题、宝鸡文理学院专业目录、宝鸡文理学院排名、宝鸡文理学院保研、宝鸡文理学院公众号、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宝鸡文理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宝鸡文理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bjwlxy/yjsy_25103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