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12-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研究生考试大纲 正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考试科目代码:334
一、 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是为招收新闻与传
播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旨
在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特点,选拔具有发展潜力
的优秀人才入学,培养遵守新闻伦理与法规,具有国际视
野和全新互联网思维,以及具有较强数字传播和舆情分析
与研判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参加《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的考生应具备
新闻传播实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新闻
传播实践领域问题的综合能力。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 题型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1(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题结构
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
题、材料写作题等。
三、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客体
1.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2.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3.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
(二)新闻发现与选题策划
1.新闻发现的意义、目标与依据、过程与方法
2.新闻选题的内涵、作用与确定
3.采访策划的原则与方法
(三)新闻采访的类型与准备
1.新闻采访的主要类型
2.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四)新闻采访的实施与方法
21.新闻采访的具体实施
2.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
(五)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1.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
2.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3.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
4.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
(六)各类新闻文体写作
1.消息写作
2.通讯写作
3.深度报道的写作
4.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二部分:新闻编辑
(一)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与原则
1. 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内容
2. 新闻编辑工作的原则
(二) 新闻编辑人员的素养与能力
1. 新闻编辑人员的基本素养
2. 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
3(三) 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
1. 新闻媒介定位的意义和内容
2. 影响新闻媒介定位的主要因素
3. 新闻编辑方针
4. 新闻产品设计
(四) 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
1. 新闻报道策划及其主要类型
2. 新闻报道的选题决策
3.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的设计
4. 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控
(五) 新闻稿件的选择与编辑
1. 新闻稿件选择的意义与方法
2. 新闻稿件的编辑方法
3. 新闻稿件配置的意义与方法
4. 新闻差错的“更正”
(六) 新闻标题制作
1.新闻标题的功能、结构与种类
2.新闻标题的内容选择
43.新闻标题的立场态度
4.新闻标题的表达形式
第三部分:网络传播概论
(一)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1.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2.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
3.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
4.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5.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二)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1.网络的多重属性
2.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三)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四)网络媒体与新闻传播
1.网络时代新闻生态的变化
2.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历程
3.国外网络媒体的发展模式
4.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典型陷阱与困境
5.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专业主义与把关人
(五)网络中的用户
1.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特点
56
2.网络用户的需求
3.作为信息消费者的网络用户
4.作为新闻生产者的网络用户
5.用户的群体互动及其影响
(六)网络传播的效果
1.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
2.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
3.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七)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网络与舆情、舆论
2.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3.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
4.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
四、 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者
新闻与传播
专业
综合能力
新闻采访与
写作
高等教育出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
新闻编辑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
《新闻编辑》编写组
网络传播概
论(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彭兰
(一)《新闻采访与写作》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本书为第三
版,在修订过程中,作者认真听取了教材使用者(任课老
师和学生)们的意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和精加
工:将新闻采访写作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所提供的养料融
入其中;保留原书中精选的精彩实例(包括历届中国新闻
奖获奖作品中的力作、西方记者采写的优秀作品以及其他
精品),按更优化的原则更换案例,并增加许多新鲜个案,
力图使个案体现鲜活性和经典性品格;对全书进行字斟句
酌式的修改,从而使该教材臻于完善。本书内容丰富,资
料翔实,体例新颖,是当今新闻采访写作教学、研究领域
一本颇有特色的教材和论著。
(二)《新闻编辑》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新闻工作实践,不仅系统
地论述了新闻编辑的历史发展、新闻编辑工作的性质和内
容,而且对媒介定位、编辑方针、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素
养和能力、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稿件的选择和编
辑、标题制作、图片编辑、版面设计等新闻编辑业务内容
进行了全面而翔实的阐述。教材还积极吸收媒介融合的最
新发展成果,对多媒体新闻编辑与互动管理进行了较为深
入的探索。本书逻辑结构清晰,论述严谨,资料丰富,文
字精炼,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理论指导性、可读性和
操作性。
7(三)《网络传播概论》
本书是 21 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国家精品课“数
字传播技术应用”配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
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
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
学。第四版立足智能化媒体时代,密切关注物联网、人工
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向媒体领域的渗透,分析网络传播的
内在规律,研究网络传播的各种潜在影响,对网络传播中
的新现象、新手段与新思维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重点补充
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社会化媒体应用等新内容。
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添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录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姐微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业目录、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排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保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众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beijingxinxikejidaxue/cksm_40439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