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

发布时间:2020-04-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 
 
  影视传媒系是艺术与传媒结合的综合性专业系,也是中国内地综合性重点大学中最早单列设立影视教育的院系,影视学科创建于1992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整体实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影视学专业于2008年被国家认定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影视传媒系拥有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全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和第二个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并拥有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硕士点,是艺术硕士首批试点招生单位。
 
  在艺术学科升格门类后,首批获得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资格与戏剧影视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戏剧与影视学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国内大学研究生专业排名中,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连续排名前列。在教育部学位办进行的学科评估中,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二位。
 
  影视传媒系学科享有盛誉,现有在职教师中包括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计教授13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有教育部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戏剧影视广播专业教指委主任1人,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高端人才引进1人。业界精英黄建新、霍建起、高群书、邹静之、肖风、陈晓卿等担任兼职教授,台湾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英国著名纪录片作者兼学者布莱恩教授、釜山电影节主席李庸观担任客座教授。
 
  影视传媒系现有《中国电影史》、《电视学概论》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授周星和于丹均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周星教授为马克思主义社科重点工程首席专家。
 
  影视传媒系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与教育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课题30余项,横向课题等课题百余项,出版著作90余部。
 
  影视传媒系现有在校本科生120余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50余人,艺术硕士115人,博士研究生20余人,留学生10人。影视传媒系借鉴世界各国影视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立足中国艺术教育实际,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高层次从事影视艺术教学、创作、研究、管理、策划等专门人才。影视传媒系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香港浸会大学等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3+2、访问学生等方式联合培养人才,并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的知名教授及业界人才授课或进行国际交流活动。影视专业师生作品入选奥斯卡、威尼斯电影节、金马奖、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韩国釜山国际儿童电影节、华表奖、夏衍杯、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平遥国际摄影展、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四川国际电视节、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等各类影展,并多次获得大奖,培养了大批成绩斐然的影视创作人才、管理人才和教育人才。
 
  影视传媒系发起并已连续主办了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影节影响力已经辐射到海外,在南非、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建立了分会场,在境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并获得业界和学界的高度认同。影视传媒系还与中国电影博物馆、江西景德镇、龙世文化集团签约成立三家影视实践基地,实现了高校、企业、政府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开创了联合培养青年影视创意人才的全新模式。北京青年影视创意基地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青年影视创意基金”,以大学生电影节为平台,扶持优秀青年创意人才,并由此起步,推出由影视传媒系在读研究生编剧的《少年》等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

添加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beijing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232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