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ぱг杭蚪?/h1>
发布时间:2020-04-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ぱг杭蚪? title=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ぱг杭蚪?/a>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ぱг杭蚪?正文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ぱг杭蚪?/div>
生态与自然?;ぱг鹤榻ㄓ?019年9月,由原自然?;でг河肓盅г荷Э?、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组建。组建生态与自然?;ぱг菏枪艺铰院托幸登蚍⒄沟男枰?,是与学校学科建设与学科资源承载力相适应,使学校对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支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さ靥逑到ㄉ璧难Э铺逑蹈暾?、更加系统。
 
原自然?;でг撼闪⒂?004年12月,由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建设,是我国唯一培养自然?;でㄉ栌牍芾碜湃瞬诺难г?,设有野生动植物?;び肜?、自然?;で?、湿地生态学3个二级学科,其中野生动植物?;び肜醚Э莆壹吨氐阊Э?。
 
生态学学科源于1952年建立的森林学,创始人是著名植物学家汪振儒教授和李文华院士,是我国最早的博士点学科之一,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学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获得“北京市教育先锋号”荣誉称号。该学科是我校“211工程”和“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985)”重点建设学科。
 
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7月,专门从事我国大型森林真菌的研究,在真菌资源多样性、分子系统学、遗传学、生态学、食药用真菌资源利用功能评估、白腐真菌产酶活性及应用等领域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生态与自然?;ぱг菏潜本┝忠荡笱б患堆Э频闹魈褰ㄉ璧ノ?,形成了以生态学为基础、自然?;の厣难芯啃脱г?。学院有一个本科专业,即“野生动物与自然?;で芾?rdquo;专业, 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18年增设“森林康养”专业方向。学院汇聚了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拥有了更加坚实的建设基础,立足于服务国家和行业战略需要,注重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紧密结合,积极引导优质智力资源投身行业服务、区域发展,充分发挥教师在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加快学院事业改革发展,现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学院师资力量及机构组成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专职党务、行政、实验、辅导员共11人,工勤合同聘用等14人。学院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人,校杰出青年人才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1人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和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高被引科学家。此外,有40余名教师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专业学术委员会任职。
 
学院现设七个教研室:即野生动物?;び肜媒萄惺?、树木教研室、湿地生态教研室、自然?;さ亟萄惺?、森林生态教研室、微生物生态教研室、气象教研室。
 
 
二、学科设置及研究方向
 
学院现有生态学一级学科,设立了森林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3个二级学科,林学一级学科(双一流学科)的野生动植物?;び肜?、自然?;で?个二级学科,分别拥有理学、农学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均可接收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森林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气候变化与生态过程、生态规划与管理、自然?;さ亟ㄉ韫芾?、生物多样性保育、林业碳汇与碳交易、?;ぞ糜胝?、自然资本评估与管理、动植物系统学及进化生物学、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种质资源?;?、动植物?;ど镅?、菌类资源与利用等。
 
三、科研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等课题500余项。在Science和PNAS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800余篇,编写专著、教材30余部,获批专利40余项,发布行业标准18项。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五年来,获批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5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本科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9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1篇)。近年来,教师分别获得湿地国际Luc Hoffmann 湿地科学与?;そ?、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项,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四、社会服务
 
学院专家团队不断引领行业前沿,先后参与了《湿地?;しā?、《自然?;さ胤ā?、《国家公园法》等法规的起草工作,参与了《森林法》、《种子法》《野生动物?;しā?、《草原法》、《自然?;で趵返确ü娴男薅┕ぷ?。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自然?;でㄉ韬凸芾砉丶际酢肥榧?,提出了中国自然?;ぷ酆系乩砬桨?。学院牵头完成的《中国滨海湿地?;す芾碚铰匝芯俊肺裨撼鎏忧勘鹾J乇;?、禁止围填海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参与完成的《中国生态系统管理战略研究》为国家长期生态建设、生态补偿等政策出台提供了重要依据。
 
学院立足于服务国家和行业战略需要,注重将教学、科研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引导优质智力资源投身行业服务、区域发展,充分发挥教师在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近五年来,在?;でㄉ栌牍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专家咨询和科技支撑服务,先后起草各类调研报告、规划或行业标准138项。
 
 
五、支撑平台
 
学院拥有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で?,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野外科研观测研究站(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网络“太岳山森林生态定位站”)和河北平泉研究基地,与陕西长青、福建武夷山、江苏盐城、湖南洞庭湖等20余处国家级自然?;でㄓ薪萄Э蒲惺迪盎?。学院有 个实验室、2个标本室和1个气象站。
 
学院已建有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伙伴协定秘书处科学部、湿地?;び胄薷垂掖葱铝?、麝类?;し庇肜霉掖葱铝?、中国大鸨?;び爰嗖馔?、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碳汇计量与监测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湿地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康养中心、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价值鉴定中心等研究平台。以支撑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行业、社会需求为面向,加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自然?;さ?、学校五方协同创新联动,即“政行企地校”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六、国际交流合作
 
学院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与国外大学、联合国相关机构、国际非政府环保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国际自然?;ち耍↖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雉类协会(WPA)、野生动植物?;す剩‵FI)、?;す剩–I)、湿地国际(WI)、美国大自然协会(TNC)等国际环保组织及专业协会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
 
 
七、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平均读研率60%左右,就业率达93%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达96%以上。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相关事业单位(如中国科学院、地方科研院所、高校、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博物馆、杂志社、自然?;で龋?、企业、社会机构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部分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
北京林业大学

添加北京林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林业大学报录比、北京林业大学考研群、北京林业大学学姐微信、北京林业大学考研真题、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目录、北京林业大学排名、北京林业大学保研、北京林业大学公众号、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林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beijinglinyedaxue/yanjiushengyuan_25222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