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方锡球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方锡球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方锡球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导师:方锡球 正文


方锡球 ,1962年生,安徽枞阳人,文学博士。现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精品课程《文学概论》负责人,安徽省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安徽省高评委学科组专家,安庆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一、近年主要科研项目: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唐诗学与“诗变”论——从前七子到叶燮(主持)2007.6-2009.6
2.黄梅戏改革与传承研究(第一参加人)2006.6-2009.6
(二)省部级项目:
1.文艺发展机制论(主持);1999.12—2002.5
2.整合与超越:方以智诗学思想的文化阐释(主持)2004—2006
3. 新世纪黄梅戏剧本创作研究(主持)2009-2011
4.另作为主要成员参加3项。

二、主要获奖情况:
1.2004安徽省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人)
2.2005年评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
3.2004年评为获安徽省模范教师
4.安徽省第三届教学名师奖
5.2006年安徽省精品课程文学概论负责人,获省精品课程奖
6.安徽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7.安徽省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8.1999-2003安徽省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9.2007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参与人)、三等奖(主持)
10.2010年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

三、发表的主要论文和专著有:
(一)论文
1.许学夷诗学思想简论 《文学评论》2001、1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3全文转载
2.许学夷对宋人“以才学为诗”二重性的认识 《文学遗产》2001、2
3.论方以智诗学思想的文化美学特色 《文学评论》2005、1
4.从“兴趣”到“意兴”——许学夷论盛唐诗歌向纵深发展的审美方向 《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5.两种文学叙事范型的式微及现代性叙事的价值选择《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理论》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6.唐诗范型之争与“诗变”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一辑
7.许学夷的元批评及其对儒家诗学的修正与完善《社会科学辑刊》2006.5
8.“前七子”的诗变观《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12.29
9.弘治到康熙间唐诗品评特征概述《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
10.艺术至境论 《文艺研究》1995、3
11.论意境是人类艺术未来形态的雏形 《社会科学辑刊》1997、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12转载,《新华文摘》摘目
12.人文关怀在文学中的维度与要义 《光明日报》(理论版)2000、8、31
13.述情切事与悉合诗体——许学夷的“诗史”之辩《文学评论丛刊》2002、2
14.中国古代文论中艺术理想的两个层面——从风骨论到意境论《文学评论 丛刊》2006.1
15.人文主义方法论与我国的文艺复兴 《东方丛刊》2000、4
16.全球化语境中新理性文学的应有品质 《东方丛刊》2002、3
17.三种艺术真实形态的美学蕴涵 《江汉论坛》1997、3
18.论李白对魏晋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1 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1999、1转载 《隋唐文学年鉴》转载
19.人的价值与道德理性的误解和对立 《安庆师院学报》1990、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0、11全文转载
20.许学夷“诗体”论的文化整合特点 《社会科学辑刊》2004、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5转载
21.玄妙之象与生命之境 《江苏大学学报》2004、2《新华文摘》2004、23摘登
22.艺术形态与想象类型 《社会科学辑刊》1999、5
23.文学发展机制与重写文学史 《社会科学辑刊》2000、5
24.从“中和”哲学观到“雍容典雅”的诗学追求 《求是学刊》2000、5
25.盛唐诗歌的“入神”与“入圣” 《社会科学辑刊》2002、1《隋唐文学年鉴》转载
26.“得意忘言”新识 《安徽师大学报》1997、5
27.走向成熟的审美 《古籍研究》1997、2
28.“美的艺术”与意境形态 《江淮论坛》1996、3
29.高棅的“四唐七变”说《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0.中国古代文论中艺术思想的两个层面--从风骨论到意境论《文学前沿》2008年
31.谢榛的“文随世变”论与格调“通变”论 "《江淮论坛》2010/0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32.文艺的大众化问题与当代文艺创新的特殊性《安庆师院学报》1991、
33.传统文化与文艺创新 《学语文》1992、1
34.开拓文学理论研究的广阔空间 《安庆师院学报》1994、1
35.历代崇高论的艺术形态学意义 《安庆师院学报》1996、1
36.艺术功利性与审美的形象形态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4
37.在现实与超越之间保持张力 《安庆师院学报》1997、
38.论人类早期的艺术真实形态 《安庆师院学报》1997、3
39.历代山水名胜赋鉴赏辞典(部分) 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40.论建设中的中国当代文艺学 《安庆师院学报》1999、10
41.文艺的继承:偶然与必然 《安庆师院学报》2000、3
42.素质教育与当前文学概论课教学面临的价值取向 《安庆师院学报高教专刊》2000.12
43.文学活动中马克思主义人文立场的确立 《安庆师院学报》2001.1
44.关于“全球化”语境中文学与人的三个问题《安庆师院学报》2003.3
45.近20年来都市文化存在的三种景观及其价值特征 《安庆师院学报》 2004.5
46.许学夷诗学思想二题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专刊
47.方以智“性情”论的生态美学思想 《皖江文化探微》合肥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5年版
48.传统文化诗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范式——以方以智“中边言诗”和“道艺”观为例 《桐城派研究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49.许学夷对初唐诗歌中唐诗精神的审视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3
50.高等教育的“人文为魂”与“能力为本”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1.中国古代“诗变”论的理论开拓及其研究价值《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2.徐献忠和胡缵宗的盛唐“诗变”论《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3.黄梅戏艺术的平民化和民间化《黄梅戏艺术》2009年02期
(二)专著
1.《缪斯的足?!囊辗⒄够坡邸飞缁峥蒲南壮霭嫔?001年1月版 (28万字)
2.《许学夷诗学思想研究》 黄山书社2006年12月版 (29万字)
3.《从文科综合到人文教育》(参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从传统到现代:人文立场与诗学关怀》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8 万字)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安庆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庆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庆师范大学报录比、安庆师范大学考研群、安庆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安庆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安庆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安庆师范大学排名、安庆师范大学保研、安庆师范大学公众号、安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庆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庆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安庆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aqsfxy/yjsds_56135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