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南京工业大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考研调剂信息

更新时间:2023-04-06T09:56:05 编辑:考研派调剂中心
Add 南京工业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学校省份:江苏

学校名称:南京工业大学

学院名称:柔性电子学院

专业名称: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

专业类型:学硕/专硕

学习方式:全日制

招收人数:0

发布渠道:官网发布

原文链接:暂无

联系方式: 点击查看

调剂要求信息:

2023南京工业大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考研调剂信息:一、学院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拥有一支起源于海外、扎根于祖国的创新团队,该团队也是全球最早涉及有机光电子学领域的团队。创始人黄维院士在构建柔性电子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实现有机半导体的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是中国柔性电子学科奠基人与开拓者,被业界誉为“柔性电子学之父”。学院瞄准未来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立足柔性电子,面向信息显示、人工智能、先进材料、医疗健康、低碳能源、泛物联网等应用领域,探索中国特色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路径,打造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
学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大师领航,是一支德才兼备、造诣深厚,学科背景交叉、学缘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团队汇集了来自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100余位杰出学者,以活跃于国际学术最前沿的青年学者为学术骨干,全部核心成员均具有海外研究经历。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次,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13人次,国家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14人次,以及各类省部级以上人才累计120余人次。其中,教授(研究员)4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9人。
学院设立有机光电、纳米光电、生物电子以及先进能源四个研究所,以及柔性电子技术、碳基能源技术两个研发中心,拥有国家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柔性电子研究部)(“2011计划”)、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江苏省柔性电子工程研究中心、柔性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引智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学院已建成超净实验室、有机合成实验室、无机合成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多功能实验区,共计20000多平方米。为保障广大师生的测试及表征需求,有效促进大型仪器的高度共享,我院搭建了仪器设备开放平台,成立了分析测试中心,其中配有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
近年来,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系列具有高显示度的原始创新成果,助推南工“自然指数”快速攀升,业已成为一个在海内外具有较大知名度的优质品牌,在柔性电子科研领域具有显著特色及国际学术影响力。学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300余篇,申请公开发明专利500余件,授权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专利220余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0余项,研究成果两次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得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一等奖等重要行业学会奖项。
学院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本硕博”全链条一体化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在Science、Nature、Nature Photonics等期刊以一作发表系列前沿研究成果,获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江苏省一等奖,2020年度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2项,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和硕士学位论文2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和优秀硕士论文8篇,第七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获第三届江苏省科协青年会员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 2019年江苏省先进材料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二等奖1项,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等多个奖项。
学院先后邀请百余位国际一流学者来访,与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等共建了多个柔性电子领域联合研究中心。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创办的国际学术期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npj-柔性电子》)列入JCR材料科学、工程学科的Q1区,以及中科院期刊分区1区,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期刊项目。举办《自然·柔性电子》研讨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开辟多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载体。
二、拟调剂专业
080300 光学工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70300 化学
085600 材料与化工
085400 电子信息
三、硕士研究生调剂原则
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
四、硕士研究生调剂基本条件
1 初试成绩达到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A类地区复试分数线,且符合教育部调剂政策要求。
2 申请调剂考生确定本人未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保证被我单位调剂录取后能及时将考研档案转入我校。
五、申报调剂流程
所有调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按照国家调剂政策和时间安排与考生及时沟通调剂信息。学校审核通过后,将在研招网向符合要求的考生进行网上确认并予以通知,考生网上点击同意参加复试。复试合格后,在研招网调剂系统进行确认。
六、复试流程
调剂采用远程网络复试,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调剂生复试内容:专业英语(50分)、综合面试(100分)。专业英语内容为随机抽取试题方式,考查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读、译及口语交流,综合面试内容参照一志愿考生复试相关内容。
七、录取办法
在学校和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依据复试方案,调剂生,综合成绩=初试统考科目成绩+复试成绩(150分:专业英语水平测试50分+面试100分)。分别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排序和研究院的招生指标确定拟录取名单,但面试成绩(满分100分)低于55分者,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特别说明:在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则依据复试成绩进行排名;在综合成绩相同,复试成绩也相同的情况下,则依据面试成绩进行排名。
八、复试提交材料
请按照《南京工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公告》要求准备复试材料。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5-83587982


2023南京工业大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考研调剂信息

以上南京工业大学考研调剂信息仅是“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和“考研调剂中心小程序”里调剂信息的一部分举例,因为系统限制更新的南京工业大学考研调剂信息请到我们的公众号和小程序里进行筛选查看,还可以订阅??佳械骷林行幕褂欣甑骷练质?、调剂一志愿去向和南京工业大学考研调剂生源来源,非常有价值。

南京工业大学考研调剂信息来自我们的调剂小程序。更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菜单里可免费使用【考研调剂小程序】查看【南京工业大学最调剂信息】【南京工业大学调剂分数线】【南京工业大学调剂生源来源】【南京工业大学调剂去向】等珍贵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