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调剂信息

更新时间:2023-03-11T15:45:08 编辑:考研派调剂中心
Add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学校省份:上海

学校名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学院名称:能源与材料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与化工

专业类型:学硕/专硕

学习方式:全日制

招收人数:0

发布渠道:官网发布

原文链接:暂无

联系方式: 点击查看

调剂要求信息:

202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调剂信息:
专业学位类别简介
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紧扣节能环保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发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行业优势,聚焦“先进节能与能源材料”领域开展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本学位点设置了特色鲜明的三个研究方向:热功能材料与热控技术、先进能源材料与节能技术、化工新材料与加工技术。研究生培养依托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和Ⅳ类高峰学科(共建)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节能与新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共建)、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等25家研究生培养基地。
本学位点聚集了一支结构合理、科研实力强、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双导师队伍,包括东方学者、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03
导师队伍
谢华清,男,1970年12月出生,福建古田人,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五年制),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曾先后在美国肯塔基大学机械工程系、韩国国立首尔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系先进制造和设计研究所、日本九州大学先导物质化学研究所学习工作。2006年加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任教授、院长(2010.4)、副校长(2014.7)、二级教授(2015.1)、校长(2021.3)?;裆虾5诙ひ荡笱着鹎盘仄附淌?、上海浦江学者、曙光学者、首批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首批东方学者跟踪计划等人才计划资助。
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节能与新能源材料及微尺度传热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863计划课题等科研任务和教育部新工科项目、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等教育研究项目。至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据检索,H指数大于45,论文被SCI源引用超过9000次,先后10余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裆虾J凶匀豢蒲Ы倍冉焙腿冉备?项(均排名1),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排名1)、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1)。2014年起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兼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材料协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评审组专家等。

徐海萍,女,博士,教授。现任科研处处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主要从事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有着丰富的企业与高校工作经验,先后在太原电子厂传感器研究所担任工程师,从事功能陶瓷材料及器件研究;在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任副教授,从事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研究;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从事聚合物基电介质复合材料研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访问学者,从事高储能密度电极材料研究;主持并完成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普项目1项;上海市科促会“联盟计划”3项;校企合作技术开发横向项目1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1项。曾获多项奖项与荣誉,具体有:“学业导师贯穿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十年实践及全校推广”,上海市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工科院校物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山西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姓名:王元元
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wangyuanyuan@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19.12~至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大学,能源与材料学院 教授
2014.03~2019.1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2.09~2014.0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讲师
2010.09~2012.04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机械工程系Research Assistant(博士后)
2004.09~2010.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凝聚态物理专业 博士
2000.09~2004.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应用物理专业 学士
主讲课程
《固体物理导论》、《计算材料学导论》、《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等
研究领域
1. 微纳尺度载流子输运性质;
2. 热电材料与器件能量输运机理研究。
科研项目
1. 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资助计划,主持,2015-2017;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51876111),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电发电器件热量传递和能量转换机制研究,主持,2019-202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51590902),太阳能能量传输、转换特性与调控方法,参与(第二参与人),2016-2020;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406111),导电有机物-石墨烯纳米结热电输运及转换机制的研究,主持,2015-2017;
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4ZR1417000),石墨烯纳米带-导电有机物纳米结热电性质的研究,主持,2014-2017;
6.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5ZZ100),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物中热电输运的理论研究,主持,2015-2017。
学术兼职
1.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青年委员会委员
荣誉奖励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三八红旗手”,2016,2020;
2. 上海市第四届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理事,2021
授权专利
1.王元元;周亚杰;吴子华;谢华清;刘安邦;李奕怀;毛建辉;一种基于冷端温控提高热电器件性能的方法, 2021.12,中国, 202111443465.0;
2.王元元;王俊丽;周亚杰;翟涵;谢华清;环状热电发电器件发电装置和提高环状热电发电器件性能的方法, 2020.11,中国, 202011317166.8;
3.吴子华;谢华清;李奕怀;刘安邦;王元元;邢姣娇;一种基于纳米流体提高太阳能热电发电效率的 系统, 2019-08-09,中国, CN106123363A
4.吴子华;谢华清;李奕怀;刘安邦;王元元;邢姣娇;同步测试纳米流体传热系数及其对热电发电系 统发电效率影响规律的系统和方法, 2019-7-2,中国, CN201610505891.5
5.吴子华;谢华清;毛建辉;王元元;邢姣娇;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热功能提高热电发电效率的系统, 2019-3-1,中国, CN106150629A
6.王元元;田园园;张梦君;谢华清;吴子华;邢姣娇;李奕怀;毛建辉;一种提高热电发电器件性能 的方法, 2018-12-29,中国, 201811629595.1
7.吴子华;谢华清;邢姣娇;王元元;李奕怀;一种利用强化介质纳米流体降低热电器件冷端温度的 系统, 2018-12-28,中国, CN105957956A

姓名:于伟
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yuwei@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21.01~至今 上海先进热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
2019.01~至今 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评价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2015.01~至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系主任、三级教授
2010.03~2011.03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后
2007.10~2014.12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讲师、副教授
2004.07~2007.10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讲课程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材料化学专业导论》、《材料工艺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研究领域
1.热界面材料、纳米流体、热功能材料等;
2.低维材料热物性;
3.碳材料、纳米材料;
4.光热吸收与存储。
作为负责人承担的纵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构筑三维弹性相变导热网络降低界面热阻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项目):太阳能利用中的能量传递与转换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低维纳米结构形貌演变对复合界面材料热量输运特性的影响,项目负责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高导热石墨烯基热界面材料的设计及传热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5.上海市科委项目: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纳米流体光热特性及系统应用,项目负责人
6.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热传输特性研究,项目负责人
7.上海市教委(创新重点):石墨烯导热网络的构筑及传热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8.上海市教委优青计划:单分散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
9.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石墨烯基纳米流体的制备及强化传热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
10.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纳米流体的一步法制备及强化传热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
11.上海市教委产学研项目:高导热复合材料,项目负责人
12.上??萍汲晒俳幔思苹焊咝阅芸咕驳绺春喜牧?,项目负责人
教学和科研获奖
1.曙光学者
2.宝钢优秀教师奖
3.“低维材料热量输运的构效关系与微观调控”荣获2014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4.“石墨烯规?;捌涓叩既扔τ貌房?rdquo;荣获201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5.“高性能石墨烯应用产品“项目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三等奖
6.“微纳尺度材料热控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
7.“学业导师贯穿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十年实践及推广”,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8.“工程导入”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9.“科研反哺教学的内涵、实现路径及成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0.“材料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授权专利
1.于伟、谢华清、陈立飞、黎阳,一种催化氧化多次插层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10080369.3,授权时间:2013.05
2.于伟、谢华清、陈立飞、黎阳、吴子华,一种高导热性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10434814.7,授权时间:2013.02
3.于伟、谢华清、陈立飞、黎阳,一种含硫键的石墨烯多孔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310080349.6,授权时间:2013.05
4.谢华清、陈立飞、于伟,一种石墨烯纳米带的表面温度测试电路和测试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078393.3,授权时间:2013.06

姓名:陈立飞
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lfchen@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21.7~至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能源与材料学院 教授
2015.1~2021.6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教授
2014.12~2016.1美国范德堡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2009~2014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7~2009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讲师
2004~2007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 博士
2001~2004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化学工艺 硕士
1999~2001沈阳应用化学研究所 工程师
1995~1999抚顺石油学院化学工程 学士
主讲课程
《无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大学化学》等
研究领域
1. 热功能材料;
2. 微纳尺度传热;
3. 表面处理及分散技术;
4. 金属及硅切削液开发。

姓名:王利军
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ljwang@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环境楼301室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05~至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能源与材料学院 教授(2011至今)
2004~2005神华上海煤制油研究中心,高工
2002~2004复旦大学 化学系 物理化学专业 讲师
2000~2002复旦大学 化学系 物理化学专业 博士后
1997~2000南开大学 物理系 凝聚态物理专业 博士
1994~1997南开大学 化学系 物理化学专业 硕士
1990~1994郑州大学 化学系 物理化学专业 学士
主讲课程
《材料物理》、《纳米材料技术》、《物理化学》、《文献检索》等
研究领域
1.新型碳材料制备及应用;
2.复合微纳米新材料制备及其环保应用;
3.生物质材料综合处置及高值化利用。
在研项目
1.企业委托项目,多级孔功能新材料精准制备技术、2022~2028,240万,负责人;
2.企业委托项目,聚氨酯中碳酸钙的功能化复配研发、2022~2026,100万,负责人;
3.企业委托项目,高导热氮磷共掺杂石墨新材料研发、2021~2026,100万,负责人;
4.企业委托项目,废弃磁性材料高值化利用研发、2020~2025,100万,负责人。

姓名:吴子华
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wuzihua@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环境楼301室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16~至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能源与材料学院 教授
2011~2016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8~201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2005~2008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博士
2002~2005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与中科院物理所联合培养)凝聚态物理专业 硕士
1998~2002聊城大学 物理学专业 学士
主讲课程
《材料结构与性能》、《纳米技术基础》、《二级项目—LED节能灯》、《大学生参与科研》等
研究领域
1. 热电材料与器件;
2. 光热转换材料;
3. 太阳能光电和光热利用系统。
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纳米化对热电材料优值以及器件产热和传热过程影响的机制研究,2017~202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氧化锌基纳米复合高温热电材料热导及热电性能调控的研究,2012~2015。
3. 上海市曙光计划:纳米热电材料内热电效应耦合及其对性能影响,2018~2022。
4.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纳米流体的热电发电系统热量传递过程优化研究,2021~2024。
主要论文
1. 邢姣娇,吴子华*,谢华清,王元元,毛建辉,纳米流体强化冷端传热对热电发电效率的影响.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6. 37(7):1523-1526
2. 吴子华,谢华清*,王元元,毛建辉,邢姣娇,李奕怀,聚对苯撑纳米复合提升ZnO基热电材料性能.无机材料学报, 2016. 31(11):1249-1254
授权专利
(1)吴子华 吴子华;余思琦;谢华清;赵诚;王元元;王孝侠;硅基微米柱/纳米线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20215-1,中国, ZL201910811705.4   
(2)吴子华 吴子华;林锦豪;谢华清;李奕怀;一种硫化亚铜复合碳化硅块体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2019-8-20,中国, 201910767034.6 
(3)吴子华 吴子华;谢华清;李奕怀;刘安邦;王元元;邢姣娇;同步测试纳米流体传热系数及其对热电发电系 统发电效率影响规律的系统和方法, 2019-7-2,中国, ZL201610505891.5  
(4)吴子华 吴子华;谢华清;毛建辉;王元元;邢姣娇;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热功能提高热电发电效率的系统, 2019-12-28,中国, ZL201610505846.X    
(5)吴子华 吴子华;谢华清;毛建辉;王元元;邢姣娇;一种利用强化介质纳米流体降低热电器件冷端温度的系统,2018-1228,中国, ZL201610505857.8
(6)吴子华 吴子华;王婷婷;谢华清;王元元;黄玥铭;王嘉伟;一种炭黑骨胶纳米流体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方 法, 2022-1-21,中国, 202210076611.9    
(7)吴子华 吴子华;张佳;谢华清;王元元;丁苏莹;封芬;一体化光伏热电耦合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2021-61,中国, ZL201911213399.0    
其他
招收硕士生3名

姓名:林东海
职称:金桥特聘教授、东方学者
电子邮件:dhlin@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19~至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能源与材料学院 金桥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18-2019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武汉中科志康研发总监
2012~2018加拿大国家纳米中心/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 博士后
2010~2012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Universite de Sherbrooke)化学系博士后
2004~2010厦门大学 物理化学专业 博士(2016提前攻博)
2000~2004南京工业大学 应用化学 学士
上海市科技专家、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中国电化学会会员,上海市侨联第十二届委员,上海青年总会第二届理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侨联副主席?!断∮薪鹗簟非嗄瓯辔?,长期担任Analytica Chimica Acta,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Nannotechnology等期刊的审稿人。
主讲课程
《大学化学》、《新能源技术及应用》、《Applied Electrochemistry》、《电化学原理及应用》、《新能源工程实践》等
研究领域
1.新能源材料电催化;
2.食品安全快检仪器及技术研发;
3.智能传感器研制;
4.钙钛矿量子点在LED中的应用。
在研项目
1、全自动电化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武汉市企业技术创新专项,500万(企业自筹450万),2018.7-2020.12;
2、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计划项目,100万,2019.1-2021.12。
编著及参编主要教材专著
1. Graphene Oxide- Applic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IntechOpen, 2018.
2. Modulating Gene Expression-Abridging the RNAi and CRISPR-Cas9 Technologies, IntechOpen, 2018.
学术及科研成果
1.“基于阻抗的微液流代谢物即时诊断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2016Innobay宁波杭州湾新区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6年;
2.指导研究生王琪获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2020年9月;
3.指导研究生张恩宁(与上海材料研究所联培)获“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21年12月。
学术兼职
1.《稀有金属》青年编委;
2.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电化学会会员;
荣誉奖励
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
授权专利
1.林东海,黄宇飞,一种多功能食品快速检测仪 专利号:ZL201922158304.1,授权时间:2019.12
2.林东海,黄宇飞,一种肉类水分快速检测装置 专利号:ZL201922158228.4,授权时间:2019.12
其他
招收硕士生2~3名,上海材料研究所联培硕士1名

姓名:朱路平                         
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lpzhu@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6#306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08~至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能源与材料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5~2016日本国立物质材料所 高级访问学者
2005~2008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专业 博士
2002~2005华中师范大学 有机化学/纳米材料专业 硕士
2000~2002东风汽车公司教培部 职员
1996~2000湖北师范大学 化学专业 学士
主讲课程
《物理化学》、《综合化学》、《材料制备技术》、《封装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等
研究领域
1. 微纳米材料设计与合成;
2. 太阳能光电转换;
3. 光催化。
承担的科研项目
1.横向课题:太阳光宽谱光热响应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研发,2022.3-2025.3, 20万,主持
2.横向课题:基于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包装材料(PET)研发(C80GX210025),2021.4-2021.8, 40.25万,主持
3.横向课题:基于纳米光催化技术的汽车废气净化技术研发(C80GX200013),2020.3-2025.3,36万,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电发电器件热量传递和能量转换机制研究(No. 51876111),2019.1-2022.12,59万,主研
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TiO2基异质分级结构阵列的构筑及光电化学水分解研究(No. 18ZR1415700),2018.5-2021.5,20万,主持
6.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飞越计划:γ-Fe2O3/SnO2/BiOX(X=Cl,Br,I)异质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光催化性能研究,(EGD18XQD26),2018.4-2019.12,4万,主持
7.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钛基异质分级结构光电极的构筑及光电化学水分解研究(171011-K), 2017.11-2019.10, 4万,主持
8.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锡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No. 14ZR1417100),2014.7-2017.6,20万,主持
9.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阴离子掺杂纳米磁性氧化铁的制备、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No. 10ZR1412200),2010.4-2012.4,10万,主持
10.上海市“联盟计划”项目:高效选择性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光催化材料(LM201462),2014.7-2015.12,45万,主持
11.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氟掺杂纳米结构磁性氧化铁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No. 10YZ200),2009.9-2012.1,8万,主持
12.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氧化铁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研究(No. egd08013),2009.1-2011.12,3万,主持
13.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开放、开发基金:荧光灯回收处理中汞的全方位实时检测(B50ZS120003-10),2014. 01- 2015.12,3万,主持
14.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纳米结构铁磁性金属镍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XQD208027),2008.10-2010.10,2万,主持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氧化钨超细纳米线/类普鲁士蓝空心纳米结构互补型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No. 61376009),2014.1-2017.1,80万,主研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以非手性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手性介孔材料及其在非对称催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研究(No. 21101105),2012.1-2014.12,25万,主研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添加纳米Fe/CNx对改进煤直接液化铁系催化剂性能研究(C81HJ11G001,51174274),2012.1-2014.12,45万,主研
18.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重点):CNx改性石墨在锂电池中应用研究(No. 12ZZ195),2012.1-2013.10,16万,主研
19.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掺杂碳纳米管负载Au-Pd催化剂的制备及醇氧化反应性能研究(No. 13ZR1454800),2013.10-2015.10,10万,主研
20.上海市“联盟计划”项目: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改进锂电池性能研究(09LM06),2009.1-2011.5,45万,主研
21.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磷、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No.13YZ134),2013.1-2015.1, 8万,主研
22.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醇选择性绿色氧化用金-钯双金属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研究(No. C81HJ12S002,12CG66),2012.1-2014.10,6万,主研
学术及科研成果
1.一种带隙可调的三维分级结构卤代氧化铋微球的制备方法,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2016
2.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香烟滤嘴,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2015
3.核壳结构alpha-Fe2O3@S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上海市浦东新区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2011
学术兼职
1.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会员、上海金属学会会员、上海专精特新技术服务委员会委员;
2.Current Chin Chem.副主编,Current Smart Mater.和Int. J. Photochem. Photobio.编委;
3.上海市科技专家库成员。
荣誉奖励
1.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
2.上海第二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7;
3.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2016;
4.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2015;
5.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14;
6.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
7.上海市浦东新区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2011。
专利
1.朱路平,王小雨等,王利军,杨慧,祝向荣,一种可见光响应的锡酸锌碘氧铋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2210058129.2.
2.朱路平,毛雨琴,沈新颖,魏剑刚,基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制备四氧化三钴纳米棒阵列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2010741978.9.
3.朱路平,魏剑刚,毛雨琴,吴雨欣,一种可见光响应的花生状钒酸铋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2010741949.2.
4.朱路平,毛雨琴等,一种金属钼酸盐微纳米结构粉体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1552846.0.
5.朱路平,汪玲玲,靳海英,邴乃慈,陈钦,王利军,一种尖晶石铁氧体/CNx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授权专利号:CN201210473569.0.
6.朱路平,汪玲玲,邴乃慈,谢洪勇,一种带宽可调的三维分级结构卤代氧化铋微球的制备方法,授权专利号:CN201010102755.4.
7.朱路平,汪玲玲,邴乃慈,李奕怀,王利军,一种碳纳米管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授权专利号:CN201410351461.3.
8.谢洪勇,朱路平,汪玲玲,杨丹丹,一种填料式光催化气体净化器,授权专利号:CN201010114375.2.
9.李弈怀,朱路平,王利军,邴乃慈,汪玲玲,奚慧杰,袁阔,李靖,铁氧化合物负载氮碳纳米管(FeOx/CNx)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授权专利号:CN201410401400.3.
10. 邴乃慈,朱路平,李奕怀,汪玲玲,王利军,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香烟滤嘴,授权专利号:CN201420378662.8.
11.付绍云,朱路平,肖红梅,李元庆,杨果,一种尖晶石型铁氧体纳米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授权专利号:CN200710098587.4.
12.付绍云,肖红梅,朱路平,杨洋,杨果,杨娇萍,一种尺寸规整的中空微米碳球的制备方法,授权专利号:CN200610114339.X。
其他
招收硕士生2-3名

姓名:许剑光
职称:教授/研究生导师
电子邮件:xujg@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22~至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能源与材料学院 教授
2015~2016美国德雷塞尔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12~2022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教授
2009~2010美国杜克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
2005~2012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
2000~2005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材料学专业 博士
1995~20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化学专业 学士
1998~20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士
主讲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概论(双语)》、《科研导论》等
研究领域
1.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
2. 高温结构陶瓷制备与应用。
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二维多孔过渡金属氮化物的可控合成及储能特性研究、2017-2020、主持。
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原子层活化制备类石墨烯MAX纳米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2013-2016、主持。
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基于原子尺度构筑核壳双金属纳米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研究、2014-2016、主持。
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硅化钼基纳米粉体的可控合成及其微波烧结研究,2013-2016、主持。
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波协助自蔓延技术原位制备SiCw/WSi2/MoSi2复合材料、2007-2009、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原位反应铌基/SiC-Mo(Si,Al)2涂层扩散障的制备及其作用效应和机理研究、2013、参与排第3。
7.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异质复合吸波材料的构建与电磁作用机理、2018-2021、参与排第2。
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能效及高活性三元层状异质结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研究、2016-2019、参与排第2
编著及参编主要教材专著
1. 《二硅化钼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学术及科研成果
1.热端金属运动部件表面MoSi2复合涂层的构建及抗氧化耐磨机理,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0,排名5/6
2.大规格高速精密磨轧辊砂轮研发与产业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技厅,2017,
3.盐城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2017
4.湘潭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2008
荣誉奖励
1.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18;
2. 盐城工学院黄海学者;
授权专利
1.许剑光,樊润泽,张宇,罗驹华.一种掺钒碳硫化钛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材料和应用,2020,,中国,ZL201711439760.2 
2.许剑光,姚为,罗驹华,顾大国.一种纳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及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2019,ZL201611174555.3
3.许剑光,姚为,罗驹华,顾大国.一种二维纳米Ti3C2片的制备方法,2017,中国,ZL201510712851.3
4.许剑光,罗驹华,翁百成,陈明,倪荣凤.一种纳米二硅化钼粉体的制备方法, 2016.08.24,中国, ZL201410828048.1
5.许剑光,严汉兵,一种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16.04.13,中国, ZL2014100155144
其他
招收硕士生2-3名

姓名:汪玲玲           
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llwang@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08~至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能源与材料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6.12~2017.12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3~2008华东师范大学 物理化学 硕博连读
1999~2003安徽省安庆师范大学 化学教育 学士
主讲课程
《物理化学》、《大学化学》、《复合材料》、《材料分析与测试》等
研究领域
1.纳米流体、热功能材料等;
2.碳材料、纳米材料;
3.光热吸收与存储。
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泡沫金属/碳材料/相变复合体系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及热能存储、2019-2022;主持
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u/氮掺杂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及光热催化性能研究,2017-2020;主持
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Au-Pd催化剂的制备及醇氧化反应性能研究 2013-2017,主持
4、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醇选择性绿色氧化用金-钯双金属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研究,2012-2014,6万,主持
5、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磷、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2013-2015, 8万,主持
6、横向课题,宽温域阻尼橡胶减震器所用复合材料的研制,15.6万,2021-2022
7、横向课题,光热固化数码喷印墨水的研制,15.8万,2021-2022
8、横向课题:2017.05-2018.04:功能高分子母粒研发,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20万元
9、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飞跃计划:(A01GY18EX04,2019.1-2019. 12,4万
教学及科研获奖
1.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
2.2016年: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
3.2015年: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
4.2014年: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其他
招收硕士生2-3名

姓名:宋梦譞         
职称:教授
电子邮件:songmx@sspu.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22~现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能源与材料学院 教授
2019~2022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4~2018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助理教授
2012~2014清华大学 工程力学系 博士后
2007~2012清华大学 工程力学系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研究生(直博)
2003~2007清华大学 工程力学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科
2000~200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 高中
主讲课程
《工程力学》、《Python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等
学术兼职
1.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秘书(http://www.heatmasstransfer.cn)
授权专利
1.一种基于流场的无人车路径规划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 CN108106623B,授权时间: 2021-06-04.
2.一种动态环境下的基于流场的轨迹规划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号: CN107992039B,授权时间: 2020-11-27.
软件著作权
1. Aeolux风电场流场数值模拟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授权号: 2013SR129237, 2013.
2. Aeolux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授权号: 2013SR129181, 2013.
3. Aeolux流场三维可视化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授权号: 2013SR129185, 2013.
4.风电场地形数据网格化软件(AeoluxGridData).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授权号: 2009SRBJ5538, 2009.
其他
  招收硕士研究生若干,要求如下:
1.本科专业为热能与动力工程或其他与传热传质、能源动力、力学相关的专业;
2.英语水平好,能够阅读英文学术论文;
3.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工作态度端正,努力追求上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4.思维活跃、善于交流(非常重要)。
202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调剂信息

以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考研调剂信息仅是“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和“考研调剂中心小程序”里调剂信息的一部分举例,因为系统限制更新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考研调剂信息请到我们的公众号和小程序里进行筛选查看,还可以订阅??佳械骷林行幕褂欣甑骷练质?、调剂一志愿去向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考研调剂生源来源,非常有价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考研调剂信息来自我们的调剂小程序。更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菜单里可免费使用【考研调剂小程序】查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最调剂信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调剂分数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调剂生源来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调剂去向】等珍贵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