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物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工程与应用物理系于2018年3月成立。她是以核科学技术和应用物理的前沿研究为导向,以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国际重大合作科研项目为牵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建立的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工程与应用物理系目前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和“物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等离子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和医学物理三个本科专业方向,具有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原属于核科学技术学院,因核科学技术学院管理模式调整于2018年3月转隶至工程与应用物理系。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国内外唯一的可以同时依托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及实验室进行核科学技术和核能工程人才培养的学科,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属A+学科,在近两次全国同类一级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二。“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原属近代物理系,于2018年3月整体加入新成立的工程与应用物理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创立于1974年,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率先在国内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等离子体物理人才培养体系。1993年,等离子体物理学科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二(高校第一),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博士生质量评估中名列第一,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等离子体物理学科中名列第一。“医学物理”是新设的专业方向,面向大型医疗器械及临床应用等新兴科研与工程领域,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及“核科学与技术”两门A+优势学科为辅助,附属第一医院相关科室丰富临床资源为补充,依据该学科国际办学标准建设,力争成为国内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医学物理学科。
工程与应用物理系目前的本科培养包括理学学士(应用物理)、工学学士(核工程与核技术)。硕士博士专业为: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等离子体物理、医学物理,各专业均具有良好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前景。
工程与应用物理系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批知名的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学者。目前有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等教职工共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共24人。工程与应用物理系的教师目前承担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基础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科研成果突出。
天文学系(22系)的前身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建校初期,由著名物理学家施汝为、钱临照教授先后担任主任,吴有训、严济慈教授等我国物理学界老前辈也在该教研室执教多年。文革后重建,1983年改为基础物理中心,承担全校的主要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任务,同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和博士后等高级研究人才。为使我校在世纪之交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适应新世纪物理学在探索宇宙、理论物理、应用物理领域迅猛发展的趋势,加速在新兴和重点学科领域那的高层次人才培养,1998年起正式启用现名并同时招收本科生。
  现有教职员工1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工程师1人。
  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系设有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硕士学位授权点,天体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天体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实行四二三学士、硕士、博士分流培养制,拥有一套完整的中、高级人才培养机制。
  我系师资队伍雄厚,梯队构成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甚强。在教学方面,承担着全校的大学物理实验,部分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课程。我系教员是CUPEA物理研究生出国考生和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培训班的骨干。
  科研方面,承担着国家大型科学工程“大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中的课题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委资助的数十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有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已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个人奖和集体奖数十项,《大学物理实验》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电磁学》获省级精品课程。  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正式成立。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是以原物理系光学专业为主,为发展我国光学事业而专门成立的系,该系设有光学和光学工程两个专业,光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系拥有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以研究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计算机为目标,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成果,量子信息领域研究方向为:量子密码及其应用, 量子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 量子计算新机制研究, 量子信息基础理论。
  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光电子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研究为主要方向,在聚合物光子学、纳米近场光学、生物光子学、纤维光学和光纤传感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研究成果,为光电子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系现有教制职员工3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2人。
  该系承担由郭光灿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承??萍疾?ldquo;973”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国际合作等多种重要国家科研项目。量子信息团队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该系在光学领域研究实力居国内高校之首。已发表论文 600多篇,其中Nature 1篇、Phys.Rev.Lett. 15篇。
近代物理系(4系)1958年创办于北京,时名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赵忠尧院士,严济慈、张文裕、彭恒武、关肇直等知名学者曾任教于此。1961年更名为近代物理系,1970年近代物理系随校迁至合肥。现已成为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近代物理系现有五个博士学科点: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分属于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
  近代物理系设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物理电子学四个专业进行本科教学工作。自2000级起本科学制四年,本科前2年以扎实的数理基础教育为主,后2年结合研究前沿进行泛专业的基础教育,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研究。约40%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为主。近代物理系的教育特点是:重视基础,崇尚学术自由,坚持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近代物理系现有教职员工118人。教授4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8名;副教授30名。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校本科学生近500名,研究生近200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者70名。

 
 

联系我们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物理学院
邮政编码:
230026

2009年,数学系析出,理学院更名为物理学院。同年,以光学学科及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等为基础成立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建制独立后,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更名为天文学系。2017年,核科学技术学院教职工、学生纳入物理学院,在此基础上成立工程与应用物理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现有科研教学岗位人员298人,其中教授121人,副教授118人。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万人计划1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物理学院设有“严济慈大师讲席”和“赵忠尧大师讲席”,并聘请国内外近百名学者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物理学院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天文学系、工程与应用物理系和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单位组成。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吴有训、钱三强、钱临照、彭桓武、马大猷、朱洪元等人曾在各系担任重要职务并执教多年。现任执行院长陈宇翱教授。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成立之时,所建立的13个系中与物理直接相关的有7个系,其中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术物理系及物理教研室是现在物理学院的主体源头。1964年,学校以学科为基础将全校合并成6个系,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更名为近代物理系,技术物理系吸纳了生物物理系、地球物理系而更名为物理系。1994年,学校成立了以加强学术交流为目标的理学院,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众多学科。 2000年,在化学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系先后建成实体学院后,理学院成为实体学院,包括数学、物理、近代物理、天文与应用物理等4个系。2009年,数学系析出,理学院更名为物理学院。同年,以光学学科及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等为基础成立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建制独立后,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更名为天文学系。2017年,核科学技术学院教职工、学生纳入物理学院,在此基础上成立工程与应用物理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现有科研教学岗位人员298人,其中教授121人,副教授118人。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万人计划1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物理学院设有“严济慈大师讲席”和“赵忠尧大师讲席”,并聘请国内外近百名学者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一、报考说明:
1、接收推免生;
2、招收物理学及相近专业的应、往届本科毕业生。
二、专业介绍:
物理学一级学科以培养从事前沿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制开发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多年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包括14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从事国防事业的将军,以及活跃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年轻学者,博士毕业生中已有12位同学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得了2010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公布》,物理学名列第一;中国科大物理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学在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均并列第一;2016年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球大学物理排行榜上位排名第21位;在2015年国际ESI数据库中论文总数排全世界所有大学第11位,总引用数列世界所有大学第29位,总引用数和单篇引用数均列国内高校第1位; 在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科全部A+,2017年,物理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入选”一流学科“建设。
物理学一级学科涵盖7个二级学科,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学。
1、理论物理研究方向有:1)超弦/M理论、引力与宇宙学;2)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及其唯象学;3)统计物理、凝聚态理论、量子力学原理及应用。
2、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方向有: 1) 粒子物理,涵盖粒子物理实验及唯象理论;2)高能核物理,涵盖高能核物理实验及理论;3)核谱学与核技术,涵盖核技术在材料、化学、工业、生物、医学中应用;4)  新型探测器及新探测技术研究。
3、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方向有:1)电子碰撞谱学;2)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3)原子识别与测控;4)同步辐射光谱学。
4、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向有:1)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2)惯性约束聚变及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物理;3)低温等离子体及其高技术应用;4)基础等离子体物理。
5、凝聚态物理研究方向有:1)电子强关联材料与物理;2)先进功能材料与物理;3)纳米结构与单分子科学;4)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5)生物物理。
6、光学研究方向有:1)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2)光子学与技术以及生物光子技术。
报考物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的专业课一考试科目为普通物理,专业课二考试科目为量子力学(其中报考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的同学专业课二考试科目为电动力学)。
7、量子信息物理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量子通信;量子物理基??;量子精密测量;超冷原子物理;固态量子点;
物理学院研究生毕业的主要去向:大多数到国内和国外继续深造,部分到科研单位和三资企业工作。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1、超弦/M理论、引力与宇宙学
2、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及其唯象学
3、统计物理、凝聚态理论、量子力学原理及应用
4、高能粒子物理,涵盖粒子物理唯象理论及实验分析、新型探测器及新探测技术研究
5、核谱学与核技术,涵盖核技术在材料、化学、工业、生物、医学中应用
6、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
7、电子碰撞谱学
8、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
9、原子识别与测控
10、同步辐射光谱学
11、电子强关联材料与物理
12、先进功能材料与物理
13、纳米结构与单分子科学
14、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
15、生物物理
16、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
17、光子学与技术以及生物光子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7普通物理A
828量子力学
18、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
19、惯性约束聚变及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物理
20、低温等离子体及其高技术应用
21、基础等离子体物理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7普通物理A
807电动力学A
四、复试形式:笔试+面试。
五、复试内容:
复试(笔试)试题覆盖范围如下:
1、高等数学(50分)(单变量和多变量微积分、级数和常微分方程);
2、科技英语翻译(30分);
3、大学实验物理(20分)(《大学物理实验》三级)。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满分1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3。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复试成绩)÷2。
八、录?。喊醋钪粘杉ㄓ筛叩降团判?,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添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录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姐微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真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目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众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