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招生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天津美术学院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天津美术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中国画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招生
书法学系介绍  
   
 
 
中国画学院书法学系,系主任是杨健君副教授。书法学系以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和培养目标。旨在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继承书法艺术的传统精华,努力研求和创造书法艺术的时代面貌。系统认识和掌握书法艺术的形式和技巧、艺术理论、审美规范和创作能力和创作能力,进而创作出渊源有自、功力扎实、风格正派、个性比较鲜明的书法篆刻艺术作品。主要专业课程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临摹与创作、篆刻临摹、中国书法史、中国书法理论解读、书法形制与款题、书法概论等;主要任课教师有:杨健君、喻建十、陈福春、段为民等。
 
 
山水画系介绍  
   
 
    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系,系主任魏云飞副教授,副主任方勇老师。山水画系从传统中挖掘深度和高度并赋予时代性为目标,研究学习重点落实在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及相应的艺术法则和当代性上。培养学生在情感作用下理性的驾驭能力,较系统地认识和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形式语言、理论知识、审美规范,同时提倡对外来艺术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使技术训练本身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摆脱单一的思维方式,以拓展山水画语言的表达空间。在精神和语言同步的前提下,融入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使笔墨具有当代意义,产生有较深刻思想内涵的,有一定艺术境界追求的艺术作品。主要专业课程有:明清山水画临摹、画论 A、小品习作、宋人全景山水画临摹、元四家山水画临摹、山水创作、艺术考察、山水画程式规律分析、山水创作等;主要任课教师有:王慧智、魏云飞、方勇、傅颖川、张彧等。  
 
花鸟画系介绍  
   
 
 
中国画学院花鸟画系,系主任周午生副教授,副主任李云涛老师?;窕狄约坛兄泄窕判愦?,弘扬民族文化的审美精神为研究学习重点。全面地认识中国画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掌握中国画的基本表现语言。培养出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面向未来,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需要的,并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较好的创作能力的中国花鸟画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工笔花卉技法、写意花卉技法、经典作品赏析、工笔创作训练、写意创作训练、工笔花鸟创作、写意花鸟创作等;任课教师主要有:霍春阳、周午生、刘文生、霍岩、李云涛等。 
 
 
人物画系介绍  
   
 
 
中国画学院人物画系,系主任赵栗晖副教授,副主任马兆琳老师,分两个工作室。人物画系第一工作室以工笔重彩人物画为学习和研究重点,培养具有高尚的理想和精神品格的艺术人才;培养学生高品位的艺术素质,遵循“以形写神”的艺术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艺术思维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主要专业课程有:白描、工笔临摹、工笔人物写生、下乡写生、形态人体素描、专业色彩、重彩壁画临摹、工笔淡彩人体写生、工笔重彩人体写生等。任课教师主要有:赵栗晖、冯士坤等;人物画系第二工作室的写意人物画,从具象写实出发到意象表达为主要特点,其学习和研究重点落实在对中国绘画精神和相应艺术法则及当代性的理解方面,要求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在一个思想的框架中解决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即怀疑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在精神和语言同步的前提下,融入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使笔墨具有当代意义,产生有比较深刻思想内涵的、有一定艺术境界追求的艺术作品。主要专业课程有:毛笔人体、写意人物画临摹、写意人物写生、写意人物画构图方法与笔墨表现研究、写意人物画的线与形体结构研究、肖像画创作、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表现等;任课教师主要有:李孝萱、马骏、马兆琳、李津、李维兵、徐加存等。 
 
 
天津市新兴战略专业简介  
2018-06-13 11:56    
  
 
 
 
天津市新兴战略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
 
 
 
一、历史沿革与成就
 
天津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始建于2004年,为我国该专业设立较早的专业院校之一,本专业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发生到发展,建立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积累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并汇集了一批年富力强、素质高、并致力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现有教师及教辅人员10名,外聘海内外教授专家7人,其中50%以上的专任教师有海外研学经历。本专业几年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依托天津美术学院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形成了适于本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适应了当代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国内艺术院校同类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0年被评为天津市战略新兴专业。
 
到目前为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达到在校学生270余名的人才培养规模,课程方向涉及静态影像/动态影像/虚拟影像/交互艺术。培养出了7届毕业生,为全国输送了大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其中部分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数字媒体艺术系通过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使专业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频繁。数字媒体艺术系教师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主持参与了多项省部级、市级城市规划任务,承担并完成了2010、2012、2014三届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新媒体视觉设计任务,获得相关专家及天津市政府的高度好评,在业内产生广泛的影响。系内教师、学生多次在国内外专业主要展览、大赛中获得佳绩。
 
 
 
影像艺术系设计天津达沃斯论坛中国天津展示
 
 
 
影像艺术系设计天津达沃斯论坛中国天津展示
 
二、发展现状及前景
 
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与当代社会新媒体需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国外的高等艺术教育领域已经基本普及,成为主流工作室方向,其培养的新媒体艺术人才在相关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一些重要的艺术院?;径冀⒘耸置教逡帐醯南喙刈ㄒ?,各自在吸取国外新媒体艺术教学方式经验的同时,也都在尝试自己的特色。在中国,新媒体艺术仍然是崭新的,新媒体艺术教育究竟该怎么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新媒体艺术需求方式及2010/2012/2014年天津夏季达沃斯经济论坛的新媒体需求都为本专业方向的发展展示出新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规划中,数字媒体艺术会相应的提供新媒体艺术方式的创意产品与具有此类创意的人才。
 
三、专业的优势与特色
 
数字媒体与艺术的关系,是本系重点研究与探讨的问题,当代社会的发展的数字化表达尤为明显,因为数字化表达代表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面貌,数字媒体是一个技术的概念,是方式概念,即用此种方法作为终极表达方式的用意。目前,数字媒体艺术系拟设影像艺术一个研究方向,从样式和概念上对数字媒体进行研究与实验。从研究当代艺术的脉络入手,考虑数字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价值,此价值包括艺术传达价值与社会实际需求价值两个方面,强调综合性传达的数字媒体新概念,数字媒体艺术实际上是新媒体艺术概念的一部份,所涉及的领域基本都是面向当代社会新的表达方式需求的,即为满足造型艺术中动静态影像及交互艺术,所以他的平台建立是在与其它专业之间的交叉与互动的基础上,与社会的交融,与国际同类专业的接轨自然而然的变成了本专业发展的总趋势。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定位与研究教学方向是基于新媒体的影像艺术,我院本专业的优势是基于传统美术学院的美学基础,交叉其它学科,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合适的技术”的新媒体艺术视觉表达以适应对艺术观念的着重强调以及对技术的合理配合的教学要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建立了一套自己实际可行的学术观、教学观,并逐步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和发展计划。
 
四、课程设置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系的课程安排基本是按媒体艺术作品的最后状态来设计的,即:动、静、互动,影像艺术、装置艺术及观念艺术等相关的艺术样式,都归在数字媒体艺术系的课程之内,专业课的基础部分是强调媒体艺术概念以及艺术形式的技术可能性,授课方式是按课题的方式来进行的,掌握媒体艺术的样式可行性成分占主导位置(观念、技术、方法-掌握新技术的科学方法),专业方向课程是脱离技术的羁绊,为艺术观念寻找合适的技术方式的阶段,这其中包括完整媒体作品的产生以及展示(调查、方案、实现、虚拟、展示),在课程设置安排上,从学生二年级进入专业工作室开始,进行数字媒体专业基础,按作品状态设置课程,强调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以观念为先导,以掌握必需的技术手段为目的,整个专业基础里面包括图像\视频\声音\交互,三年级是这些课程的进阶阶段,强调艺术表达的技术需要成份,合理的应用恰当的手段进行艺术表达,四年级是个人适合手段的选择与毕业创作.此类设课方式既避免了教学中对技术的迷恋又减少了对艺术概念的空泛追求。根据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学生在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后,达到,既可以用学到的媒体技术方式满足社会此类人员需求,又可以此为发展方向,独立完成个人媒体作品的研究与创作。
 
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艺术系将通过现今新媒体艺术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并良好地掌握艺术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能够进行此类艺术创作研究及从事艺术教育和其它艺术工作的具有多维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专业艺术人才,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根据当代社会生活市场的新媒体人才需求而设计,培养以数字媒体为主要创作方式和教育方式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专业基础扎实,知识广泛,专业方向明确具深度的基本培养逻辑,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新媒体发展培养具有实际经验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国家级特色专业
 
一、 绘画专业
 
历史沿革
 
天津美术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其绘画专业建设,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以及建国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的长足发展,吸引了诸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在本专业从事研究与教学,为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绘画专业的发展经过几代艺术家教育家的薪火相传,在20世纪50-60年代已经构建了该专业的合理格局,形成了以孙其峰、李骆公、王颂余、王麦秆、秦征、张世范、白庚延、陈冬至、吕云所等为教学骨干的师资梯队,他们的艺术成就及教学实践构成了该专业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80-90年代该专业教学成果已在全国相关领域赢得了盛誉,又涌现出姜陆、陈九如、霍春阳、何家英、孙建平、李孝萱、阎秉会、李津、王玉琦等全国范围内知名的艺术精英团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又有邓国源、祁海平、蔡锦、忻东旺、刘泉义、贾广健等人在油画抽象、表现、写实和国画工笔等领域产生了全国范围的重要影响。不同时期的大量优秀人才构筑了该专业师资梯队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实力,博得全国其它同类院校的瞩目。尤其是近年来在学院狠抓教学质量,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的总体工作指针的指导下,该专业的教学成果愈加显著,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所处的前沿地位也日益得到巩固。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
 
优势与特色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继承传统精华,贴近社会生活,全面夯实基础,突出艺术创新等方面形成其鲜明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一)有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学科——绘画专业的建设历史可以上溯到我院的建校之初,其专业方向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等传统画种,以及新兴专业方向——综合绘画,是天津市市级重点学科——美术学科的核心专业;油画、版画联合申报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二)有名师荟萃、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以霍春阳、何家英、李孝萱等多位名家为代表的中国画专业方向的教师团队,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该专业有市级教学名师3名;此外,油画、版画专业方向也有该领域的优秀代表,均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人被评为市级教学名师。
 
(三)有国内一流的实验教学条件——服务于绘画专业教学科研的美术学实验教学中心不仅是天津市优秀实验室,更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美术学领域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依托敦煌研究院建立的中国画材料实验室在国内尚属首创,版画实验室的设备、规模及利用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四)有比较突出的教学研究成果——绘画作品在各种全国重要展示中获奖率为全国瞩目,其中多有可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作品。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推动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近年来建成市级精品课1门,校级精品课8门。各专业方向建成教材8部,其中《油画导论》被评为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2013年获得天津市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版画系列教材的出版,促使了我国版画专业方向本科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以绘画专业为重点展开的有关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成果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有3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在办学特色方面,该专业在学分制的前提下实行教师工作室制,各工作室鲜明的特色教学课程保证了艺术实践的个性化,从而为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还实行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会看制度,以及课堂训练与课题展览的互动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积极性。
 
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和审美修养以及绘画创作实践能力的、能够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二、艺术设计专业
 
历史沿革
 
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为我国最早建立该专业的院校之一,半个世纪以来,该专业历经建国初期至文革前的初建与改革开放后的转型与发展阶段,199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点,现具有7个专业系、一个教学部,在校生人数1600余人,教师70余人。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并依托所属天津市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 “十五”以来的建设及学院实验室建设的有力支持,专业不断发展,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在我国的相关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天津美院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等级结论,本专业为主要亮点。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同年被市教委确定为天津市品牌专业,标志着本专业的整体实力进入我国同类专业领域的先进行列。
 
多年来专业承担并完成了如:建国60周年彩车、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天津新意街景观、2008年天津奥运景观带及天津滨海新区城市雕塑设计等多项国家级与省市及重要题材的设计项目,为国家和天津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并完成多项省市级教改项目并获奖,促进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业内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现有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两支、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入选团队一支,天津市高校教学名师5名,天津市级精品课程3门,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教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
 
优势与特色:
 
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本专业逐渐形成了以下优势与特色:首先学院是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最早的院校之一,具有办学百年的历史积淀,在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二是具有一整套体系完备,符合本专业发展方向且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三是有一支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四是以市级优秀实验室——设计艺术实验中心及十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基础的平台建设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创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鲜明的特色集中体现在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中形成的教学、科研及设计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显著的教学科研成果。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掌握设计学科相应专业坚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以及相对宽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设计策划、综合创新、管理经营和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强化创新、实践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从事相应专业领域的策划、设计、管理、经营等相关工作,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天津市品牌专业
 
一、 绘画专业
 
历史沿革
 
天津美术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其绘画专业建设,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以及建国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的长足发展,吸引了诸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在本专业从事研究与教学,为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绘画专业的发展经过几代艺术家教育家的薪火相传,在20世纪50-60年代已经构建了该专业的合理格局,形成了以孙其峰、李骆公、王颂余、王麦秆、秦征、张世范、白庚延、陈冬至、吕云所等为教学骨干的师资梯队,他们的艺术成就及教学实践构成了该专业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80-90年代该专业教学成果已在全国相关领域赢得了盛誉,又涌现出姜陆、陈九如、霍春阳、何家英、孙建平、李孝萱、阎秉会、李津、王玉琦等全国范围内知名的艺术精英团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又有邓国源、祁海平、蔡锦、忻东旺、刘泉义、贾广健等人在油画抽象、表现、写实和国画工笔等领域产生了全国范围的重要影响。不同时期的大量优秀人才构筑了该专业师资梯队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实力,博得全国其它同类院校的瞩目。尤其是近年来在学院狠抓教学质量,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的总体工作指针的指导下,该专业的教学成果愈加显著,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所处的前沿地位也日益得到巩固。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
 
 
优势与特色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继承传统精华,贴近社会生活,全面夯实基础,突出艺术创新等方面形成其鲜明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一)有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学科——绘画专业的建设历史可以上溯到我院的建校之初,其专业方向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等传统画种,以及新兴专业方向——综合绘画,是天津市市级重点学科——美术学科的核心专业;油画、版画联合申报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二)有名师荟萃、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以霍春阳、何家英、李孝萱等多位名家为代表的中国画专业方向的教师团队,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该专业有市级教学名师3名;此外,油画、版画专业方向也有该领域的优秀代表,均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人被评为市级教学名师。 
 
(三)有国内一流的实验教学条件——服务于绘画专业教学科研的美术学实验教学中心不仅是天津市优秀实验室,更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美术学领域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依托敦煌研究院建立的中国画材料实验室在国内尚属首创,版画实验室的设备、规模及利用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四)有比较突出的教学研究成果——绘画作品在各种全国重要展示中获奖率为全国瞩目,其中多有可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作品。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推动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近年来建成市级精品课1门,校级精品课8门。各专业方向建成教材8部,其中《油画导论》被评为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2013年获得天津市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版画系列教材的出版,促使了我国版画专业方向本科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以绘画专业为重点展开的有关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成果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有3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在办学特色方面,该专业在学分制的前提下实行教师工作室制,各工作室鲜明的特色教学课程保证了艺术实践的个性化,从而为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还实行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会看制度,以及课堂训练与课题展览的互动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积极性。
 
 
培养目标: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和审美修养以及绘画创作实践能力的、能够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二、雕塑专业
 
历史沿革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教学开始于1949年,最初以雕塑专业教研室的模式开始教学,从老一辈雕塑家王之江先生、吴纯斌先生奠基至今,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变革和不懈努力,在几代雕塑人的呵护与关爱中,逐渐成长壮大起来。从最初的一、二名雕塑教员,发展到如今的聚集了老、中、青优秀的艺术家的团队规模,这个专业的教学团队继承了中国雕塑的传统并融汇了西方学院派雕塑的精髓,他们思想活跃、思路开阔,善于思考而勇于实践,他们做着授业解惑的工作,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者,这在根本上促进了雕塑系的专业教学,在他们的带领下专业教学学术氛围浓郁,既有学术脉络的传乘,也有新理念的拓展,是一支多元化的、又各具特色的、崇尚真实真诚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
 
雕塑系的教学团队共有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专业技师4人,教学秘书1人,雕塑系为省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品牌专业,其石雕、木雕、陶艺雕塑、金属雕塑工作室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4年雕塑系获天津美术学院突出成就奖。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在系本科生、研究生已达200余名的规模。教学内容也从最初单一的传统泥塑教学,发展为泥塑、石雕、木雕、陶艺雕塑、金属雕塑工作室制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雕塑系不断加强对外交往和学术交流活动,已有多名国内外美术院校的专家、教授受聘该系,丰富了专业教学理念及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成就:雕塑系在几代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硕果累累,也正是在这凝聚了艰辛及智慧的厚重的学术积淀之上,形成了专业教学严肃、认真、科学的精神和理念。随着国际、国内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系教师、学生多次参加国内外主要展览、大赛,在多届全国性美术展览中入选并获奖,雕塑系教师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市级城市规划雕塑任务,有大量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全国各地落成,其中多项工程得到表彰,受到广泛好评与认可。到目前为止,雕塑专业已培养出了三十余届毕业生,输送了大批雕塑艺术人才。
 
 
优势与特色
 
(一)稳定的教师队伍。 雕塑系的教学团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明确的工作目标,依据雕塑系已建立起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优势与特长,密切合作分项承担雕塑专业基础训练课程,及实验室材料创作实践课程的讲授,使得专业教师在个人擅长经过精心研究的领域,发挥最大的热情,将课程理论同教师创作的亲身感受相融合,并传授给学生,突出了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二)完备的教学设施。雕塑系已建立起了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建立起了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木,石,陶,金)从根本上保障了专业教学计划的完成和落实。
 
办学特色:
 
在学院总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雕塑系的教学已建立了从普修—主修—延修和续修的系统教学体系。在这个由易至难、渐进式的教学训练中使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对完整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专业技能,并能够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准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专业基础课训练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一方面依据实践教学大纲进行石雕、木雕、陶艺雕塑和金属雕塑实验室的专业实践课程训练。另一方面本着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专业训练目标,建立校外试验课教学基地,经过多年的合作努力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先后同北京九色石雕塑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石雕实践石雕课实践教学基地,并已在2004年开始石雕实践教学实习。同天津中天雕塑工作室共同建立泥塑实践教学基地,多年来不定期的组织系学生参与设计制作的多项大型泥塑的放大制作,其中天津市重点工程北安桥雕塑制作、援藏二期工程的雕塑制作放大等。2003年同天津逸杰环境景观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建立了金属实践教学基地,2008年又同天津众宇青铜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金属实践教学基地。2008年同圣陶扬艺术工作室建立了陶艺实践教学基地。2010年同福建仙游厚生雕塑艺术厂建立了木雕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参与了大型泥塑、金属铸造、锻造,大型陶艺、景观雕塑的制作过程等,有了更多的从课堂到实践的实际动手机会,提高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同社会融合的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思辨能力,掌握雕塑特定的艺术语言,并能够从事专业创作、设计、教学研究工作,有着扎实的造型基本功,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潜能,品德高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雕塑专业人才。
 
 
 
三、艺术设计专业
 
历史沿革
 
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为我国最早建立该专业的院校之一,半个世纪以来,该专业历经建国初期至文革前的初建与改革开放后的转型与发展阶段,199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点,现具有7个专业系、一个教学部,在校生人数1600余人,教师70余人。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并依托所属天津市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 “十五”以来的建设及学院实验室建设的有力支持,专业不断发展,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在我国的相关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天津美院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等级结论,本专业为主要亮点。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同年被市教委确定为天津市品牌专业,标志着本专业的整体实力进入我国同类专业领域的先进行列。
 
多年来专业承担并完成了如:建国60周年彩车、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天津新意街景观、2008年天津奥运景观带及天津滨海新区城市雕塑设计等多项国家级与省市及重要题材的设计项目,为国家和天津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并完成多项省市级教改项目并获奖,促进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业内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现有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两支、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入选团队一支,天津市高校教学名师5名,天津市级精品课程3门,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教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
 
 
优势与特色:
 
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本专业逐渐形成了以下优势与特色:首先学院是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最早的院校之一,具有办学百年的历史积淀,在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二是具有一整套体系完备,符合本专业发展方向且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三是有一支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四是以市级优秀实验室——设计艺术实验中心及十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基础的平台建设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创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鲜明的特色集中体现在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中形成的教学、科研及设计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显著的教学科研成果。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掌握设计学科相应专业坚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以及相对宽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设计策划、综合创新、管理经营和初步的教学科研能力,强化创新、实践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从事相应专业领域的策划、设计、管理、经营等相关工作,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四、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
 
历史沿革
 
天津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始建于1973年,在40多年的发展里程当中历经了初建、调整及进入新世纪的发展阶段,为我国该专业设立最早的专业院校之一,现有学生260余名,教师及教辅12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及本科两个人才培养层次,本专业以“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天津设计艺术重点学科和天津市优秀实验室为依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专业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现为天津市品牌专业。
 
本专业汇集了一批设计实力强、素质高、并致力于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几十年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适于本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在业内产生广泛的影响,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毕业生,其中部分毕业生在国内部分院校担任院、系领导,就天津而言各高校该专业的院长、主任、学科带头人都毕业于该专业并在本行业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专业现有天津市级精品课一门,校级精品程两门,出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产品设计表达》及天津市“十一五”规划教材《工业设计教程》等高水平的教材与学术著作近30余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多件设计作品入选国家及省市级展览并获奖,承担并完成了多项专业设计实践项目,取得设计专利近233项,为国家及天津的经济与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专业教学团队现为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
 
 
优势与特色
 
专业优势:
 
①学院办学百年的历史积淀,是全国开设工业设计专业较早的院校之一。
 
②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目标和理念,形成了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的学科发展构架以及教学、科研与设计开发相结合的创新平台。
 
③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④逐步形成了“综合教育”与“个性培养”结合并进的育人模式和推进具有学科特点的学分制教学改革。
 
⑤形成了以实验室教学为纽带,理论、实训、实验与实习(社会实践)教学形成互动、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与课程体系。
 
本专业一贯倡导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社会的结合。本专业现有实践教学基地多个,其中,“天津——踏浪实践教学基地”被教育部授予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⑥经市政府“十一五”、“十二五”综合投资,学院建设了运转良好的校园网和两个市级优秀实验室,本学科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成果突出,走在了全国前列。
 
办学特色:
 
始终坚持以国家、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逐渐形成了 逐渐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及设计实践相结合的鲜明教学特色。
 
 
培养目标
 
产品设计专业旨在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掌握工业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综合创新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能够从事生活用品、无障碍产品、交通工具、产品信息交互设计、家用电器等工业产品设计,并具备一定的设计管理、策划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
 
 
 
五、动画艺术专业
 
历史沿革
 
动画艺术专业的前身多媒体设计专业方向于2004年9月成立,为了适应国家大力发展动画产业的需要,2007年底,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动画艺术专业方向,并于2008年正式开始申报动画专业。2009年一月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批,在对多媒体设计专业进行学科重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动画专业。
 
专业成立以来,我们坚持贯彻落实“高起点、宽平台、高素质、重基础、专业化、新创意、重创新、重实践”的办学理念,按照学院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点,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要求,对本专业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严谨的部署与规划。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借鉴,专业由发展初期的培养学生“怎样才能做出动画来”作为主要课题的阶段发展到“将动画做好做精良”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动画语言体系与教学系统,实现了从动画教学到创作的一个顺畅运行系统。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重点,在抓好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发展规划、教研教改、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及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取得不同程度的创新和突破,2010年,被评为天津市品牌专业。
 
本专业目前设置有四个专业方向,即计算机动画、传统动画、实验动画、动画扩展应用,在校生 386人,专任教师14人。在近十年的建设过程中,专业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积累了一定的动画艺术教育的经验。
 
专业成立以来已经培养了500余名高素质的人才活跃于国内动漫产业界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作品在“全国美展”、“天津市第二届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竞赛、白杨奖国际大学生动画节、金龙奖原创漫画动画艺术大赛、米兰设计周、北京国际设计周、天津市青年动画展”等高水平赛事中多次获奖,彰显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以传达社会责任与文化理想为目标,以文化历史观的未来眼光与思维高度将动画人才的培养为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服务,个性特色为以挖掘研究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为立足点,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的动画技术相结合,与先进的创作理念相结合,致力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动画理论体系、标准体系。
 
专业充分发挥了我院作为美术学院的办学优势,突出扎实的美术绘画和造型能力的特点,以创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审美、造型三个层次的能力为目标,专业理论上吸取传统美术片的经验,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以传播、发扬中国文化为精神导向,在艺术观念、审美趣味、形式语言的表现等诸多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我院自身特色,集创意与制作能力为一体,以培养动画艺术创作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动画专业教学体系。其特点在于把造型和设计两者结合起来,以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动画艺术的创作规律从而开创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从全新的思维角度和理论框架对动画艺术创作进行整体性的探索研究的模式。
 
为实现人才培养在创意、审美、技术三个层面的整合,探索高端创意人才的成长规律、制定合适的发展条件和教学机制,动画艺术专业根据学科创新、机制创新和教学模式创新的思维,建立了极具针对性与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并积极与一流动画创作团队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有针对性的项目练习引导教学实践。
 
专业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了联合创作机制,自主研发了高端动画创作管理流程系统,搭建专门的FTP与论坛,实现全部项目创作交流的网络化,使本专业与国外高端创作水平达到无缝链接共同创作,起到了资源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短期内最大化的实现与国际先进创作理念与水平的接轨,扩展了专业视野,规范了创作流程,使学生能直接与一流的动画创作者进行最便捷的交流与合作。
 
 
培养目标
 
我们致力于从人文素养、艺术感知、技术手段三个层面同时入手,结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在动画艺术领域培养独具特色和艺术品质的优秀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较深厚的文化和艺术设计底蕴,系统掌握动画艺术、技能技法,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动画创作人才, 培养学生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交流与沟通能力、实践能力, 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也为动画专业领域培养具有领军素养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坚实的造型基础,这是作为一名美术院校的学生从事动画艺术专业创作的前提条件,我院动画专业依托美术院校良好的氛围,通过素描、速写、色彩以及风景写生等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传授,切实培养坚实的造型能力,同时通过各类动画专业技法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创作力。
 
2、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动画设计及创作的技能;具有动画艺术的创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3、了解党和国家文艺、宣传、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及电影、电视政策法规。
 
4、了解动画创作的发展与理论研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创作、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发展历程  
   
 
 
 
天津美术学院座落在海河之滨,其前身为北洋女师范学堂,1906年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是我国最早的公立高等学府之一。1980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天津美术学院,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办学历史。从上世纪中叶开始,逐渐成为一所多学科、多层次的高等美术院校,在美术学诸专业、实验艺术等新兴专业具有较强实力,是中国独立设置、最具影响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中心,其中国画专业教学和中国画创作科研在全国艺术院校和中国画领域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画学院是天津美术学院下属具有教学科研实力的优势专业学科的二级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长期以来,集聚了一批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学者、画家和教授任教,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艺术水准、专业优势、教学能力和创作成果居于我国高等美术学院前列,尤其人物画教学与师资力量在国内产生的影响更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画学院包括艺术学科两个特设专业专业中国画和书法。中国画学院的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学、创作、科研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过程。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开设的美术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正式成立中国画教研室,先后由杨德树、郑庆衡、白庚延先生任主任;1994年7月又由绘画系分出独立成立中国画系,系主任先后是霍春阳、颜宝臻、李孝萱教授,并且依据艺术表现类型设置人物画第一工作室、人物画第二工作室、花鸟画工作室、山水画工作室等四个专业研究方向;2004年8月,中国画系增设书法学专业方向。2014年7月,在原有中国画系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画学院,由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李孝萱教授担任院长,副院长由周午生和杨健君担任。学院内部分设人物画系、山水画系、花鸟画系、书法学系等四个教学系。现有专业教师32人,教授12人,副教授6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5人;学生约300人。至此,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与中国书画教学、创作、科研的艺术教育体系日益完备和壮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
 
在一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积累和实践的基础上,在老一辈教育家特别是像孙其峰先生这样中国画专业教学探求者和实践者的不断努力下,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中国画教学、创作和科研,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画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全国美术院校中国画教育教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专业介绍:美术[135107]
美术[135107]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天津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18
招生类别:专业学位
所属学院:中国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艺术学[13]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艺术硕士[1351]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15(全日制)中国古典花鸟画研究
16(全日制)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
17(全日制)写意花鸟画研究
18(全日制)现代水墨研究
19(全日制)山水画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20(全日制)现代山水画研究
21(全日制)工笔人物画技法研究
22(全日制)中国古典人物造型研究
23(全日制)水墨人物肖像画研究
24(全日制)写意人物表现语言研究
25(全日制)书法艺术研究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705造型基?、?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专业介绍:美术学 [130400]
美术学[130400]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天津美术学院
招生年份:2018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中国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艺术学[13]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美术学[1304]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中国古典花鸟画研究
02(全日制)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
03(全日制)写意花鸟画研究
04(全日制)现代水墨研究
05(全日制)山水画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06(全日制)现代山水画研究
07(全日制)工笔人物画技法研究
08(全日制)中国古典人物造型研究
09(全日制)水墨人物肖像画研究
10(全日制)写意人物表现语言研究
11(全日制)书法艺术研究
12(全日制)中国没骨花鸟画研究
13(全日制)意象重彩工笔研究
14(全日制)书法篆刻创作与研究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国美术史④801外国美术史

添加天津美术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天津美术学院考研分数线、天津美术学院报录比、天津美术学院考研群、天津美术学院学姐微信、天津美术学院考研真题、天津美术学院专业目录、天津美术学院排名、天津美术学院保研、天津美术学院公众号、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天津美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天津美术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