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经资格审查及复试,现将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生成绩及拟录取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月29日至4月7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电话或邮件形式向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反映。

  电话:029-87092454

  邮箱:lxy87092226@nwafu.edu.c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ndash陕西杨凌,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目前已发展为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可以追溯到1936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的农业经济组。学院现有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11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24人(含外聘2人),硕士生导师70人(含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 家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经济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讲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支,陕西本科高校省级教学团队2支。学院聘有“学术院长”2人、“讲座教授”1人、“客座教授”1人。
学院设有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金融研究所、应用经济研究中心、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工商管理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基地7个研究平台,同时依托六次产业研究院和西部发展研究院2个研究院,致力于西北地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和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食物经济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林业经济管理为省级重点学科有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食物经济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等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金融、工商管理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各类研究生600余人,其中留学生40余人。
一、活动宗旨
为了促进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扩大学院、学科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报考我院研究生,经济管理学院决定举办“2017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二、申请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身心健康
2、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三年综合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之内,预计可以达到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生要求
3、外语成绩优秀,英语达到国家六级以上水平(425分以上),或者雅思5.0以上,托福70分以上
4、具有经济管理相关学科背景,且有志于攻读我院研究生的2018届本科毕业生
5、“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校本部,或在经济管理方面有学术特长和培养潜质的学生优先考虑。
三、申请所提交材料
申请学生需提交以下材料: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见附件1)。
2、前三年本科阶段成绩单(需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盖章并注明专业排名和专业总人数)。
3、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TOEFL、GRE/GMAT成绩等英语水平的证明。
4、其它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成果。
5、两名正高职称教师书面推荐信,并加盖教师所在院系公章。
四、申请方式、时间及审核
1、申请者填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和《经管学院2017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者汇总表》,并附以上相关证明材料,于报名截止日期前寄出。同时,将《经管学院2017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者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jgxy0151141@163.com。建议以EMS快递方式邮寄,并注明“夏令营申请材料”。
2、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10日(以材料寄出邮戳时间为准)
夏令营的材料审核与录取工作将在6月20日结束。学院根据报名信息进行筛选,录取名单及活动安排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站上公布并以短信、EMAIL、电话等形式直接通知本人,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学院不另行通知。本次拟接收夏令营营员35人左右。
五、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活动内容
1、开营仪式,学校、院系及专业介绍
2、南北校园、图书馆、农业博览园参观
3、讲师见面会及讲师讲座
4、素质拓展训练
5、现代农业示范园调研
6、夏令营体验交流,闭营仪式。
(二)时间安排
具体日程安排报道当日提供。
六、注意事项
1.学院将提供所有学员在夏令营期间的伙食费用,并为外地营员提供住宿全程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外校学生报销从学校所在地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往返交通费用(高校所在城市至杨凌之间的火车硬座车票/汽车票,市内车费不予报销),超出部分的费用由学生自行承担。
2.请提前到达与推迟离开的学员自行解决在杨凌的各项事宜学员报到后要求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
3.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参加夏令营资格。
4.未能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可关注我院后期的推免生招生及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5.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学生必须遵守学院相关规定,按照统一的安排学习和活动。
七、 联系方式
地 址: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经济管理学院学工办C202室
邮 编:712100
联系人:吴春生
联系电话:029-8708172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目前已发展为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可以追溯到1936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的农业经济组。学院现有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11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24人(含外聘2人),硕士生导师70人(含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经济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支,陕西本科高校省级教学团队2支。学院聘有“学术院长”2人、“讲座教授”1人、“客座教授”1人。

  学院设有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金融研究所、应用经济研究中心、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工商管理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基地7个研究平台,同时依托六次产业研究院和西部发展研究院2个研究院,致力于西北地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和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食物经济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林业经济管理为省级重点学科;有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食物经济与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等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金融、工商管理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各类研究生600余人,其中留学生40余人。

  一、活动宗旨

  为了促进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扩大学院、学科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报考我院研究生,经济管理学院决定举办“2017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二、申请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身心健康;

  2、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三年综合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之内,预计可以达到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生要求;

  3、外语成绩优秀,英语达到国家六级以上水平(425分以上),或者雅思5.0以上,托福70分以上;

  4、具有经济管理相关学科背景,且有志于攻读我院研究生的2018届本科毕业生;

  5、“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校本部,或在经济管理方面有学术特长和培养潜质的学生优先考虑。

  三、申请所提交材料

  申请学生需登录我校“学术夏令营申请系统”填报申请信息(网址:http://219.245.196.33/),并提交以下材料: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见附件)。

  2、前三年本科阶段成绩单(需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盖章并注明专业排名和专业总人数)。

  3、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TOEFL、GRE/GMAT成绩等英语水平的证明。

  4、其它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成果。

  5、两名正高职称教师书面推荐信,并加盖教师所在院系公章。

  四、申请方式、时间及审核

  1、申请者登录我校“学术夏令营申请系统”填报申请信息;填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并附以上相关证明材料,于报名截止日期前寄出。建议以EMS快递方式邮寄,并注明“夏令营申请材料”。

  2、报名截止日期为6月10日(以材料寄出邮戳时间为准)

  夏令营的材料审核与录取工作将在6月20日结束。学院根据报名信息进行筛选,录取名单及活动安排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站上公布并以短信、EMAIL、电话等形式直接通知本人,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学院不另行通知。本次拟接收夏令营营员35人左右。

  五、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ㄒ唬┗疃谌?br />
  1、开营仪式,学校、院系及专业介绍;

  2、南北校园、图书馆、农业博览园参观;

  3、名师见面会及名师讲座;

  4、素质拓展训练;

  5、现代农业示范园调研;

  6、夏令营体验交流,闭营仪式。

 ?。ǘ┦奔浒才?br />
  具体日程安排报道当日提供。

  六、注意事项

  1.学院将提供所有学员在夏令营期间的伙食费用,并为外地营员提供住宿;全程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外校学生报销从学校所在地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往返交通费用(高校所在城市至杨凌之间的火车硬座车票/汽车票,市内车费不予报销),超出部分的费用由学生自行承担。

  2.请提前到达与推迟离开的学员自行解决在杨凌的各项事宜;学员报到后要求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

  3.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参加夏令营资格。

  4.未能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可关注我院后期的推免生招生及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5.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学生必须遵守学院相关规定,按照统一的安排学习和活动。

  七、联系方式

  地址: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经济管理学院学工办C202室

  邮编:712100

  联系人:吴春生

  联系电话:029-87081725

  经济管理学院

  2017年5月11日 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专任教师12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0人,副教授46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46人。目前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和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各类省级人才13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3人、陕西省“中青年领军创新人才”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1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人)。同时,学院聘有“学术院长”1人、“讲座教授”1人、兼职教授若干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联系方式
电话:029-87081209(fax) 87081140 学院地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 邮编: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可追溯到原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6年创建的农业经济学组,是近代农业经济学家南秉方、刘潇然、张德粹先生在西北创建的最早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后经万建中、王广森等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传承与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60年代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林经济管理和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金融硕士、农业硕士(农业管理)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下设农业经济与管理、林业经济与管理、农村金融、农村与区域发展、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方向;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林业经济管理为省级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应用经济学下设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3个二级学科方向。学院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学和保险学等9个本科专业;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为国家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名牌专业等,金融学为陕西省特色专业,经济学为校级名牌专业。
学院设有经济学系、管理学系、农业经济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党政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信息资料中心、经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和《陕西农业科学》编辑部。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专任教师12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0人,副教授46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46人。目前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和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各类省级人才13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3人、陕西省“中青年领军创新人才”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1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人)。同时,学院聘有“学术院长”1人、“讲座教授”1人、兼职教授若干人。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57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21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66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04人,博士研究生123人,留学生44人);现有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346人,陕西工商管理硕士747人,在职农业硕士29人,函授学生232人,博士后研究人员22人;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累计为社会培养学历研究生3020人(其中博士后研究人员12人,博士研究生582人,硕士研究生2426人),本专科生23903人。
学院在农业产业经济、农村金融、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贫困与反贫困、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等领域形成相对稳定的特色与优势研究领域。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各类国际合作课题以及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两百项;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奖励三十余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六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其中SCI、SSCI、EI收录论文272篇;十余项政府咨询报告获得国家级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人肯定批示。
目前学院拥有中俄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基地、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农村金融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省乡村振兴发展智库、西部发展研究院等8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智库);拥有西部发展研究院、农村金融研究所、应用经济研究中心、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等4个校级研究中心(所);设有工商管理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3个院级研究中心。同时,设有宁夏盐池县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基地、宁夏原州区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基地、盐池县皖记沟村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原州区申庄村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新庄村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等5个固定观测基地(站)。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先后与英国雷丁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德国吉森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20余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课程设置
总学分 不低于32学分   其中 学位课 不低于15学分   其中 非学位课 不低于13学分   ;
公共必修课 计入总学分
学科专业必修课 计入总学分
选修课 计入总学分
补本课 不计入总学分 ;
必修环节 计入总学分
栏目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是否 是否 学分 学时 考核 年度 阶段
必修 学位 方式 学期
公共必修课 614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18.0   硕士
618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36.0 考试 春 秋 硕士
6190001 硕士外国语 4.0 64.0 考试 秋 春 硕士
6191007 硕士英语写作 0.0 32.0 考查 秋 春 硕士
学科专业必修课 6122004 高级细胞生物学 3.0 48.0 考试 硕士
6154003 生物物理研究动态 2.0 32.0   硕士
7154027 生物物理学 3.0 48.0   硕士
选修课 6093002 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2.0 32.0   硕士
6122001 高级生物化学 3.0 48.0   硕士
6122003 高级植物生理学 3.0 48.0   硕士
6123009 生物信息学 3.0 48.0   硕士
6123010 同位素应用 1.5 24.0   硕士
6123011 显微技术 2.0 32.0   硕士
6163001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3.0 48.0   硕士
6311001 文献检索 1.0 16.0 考查 硕士
6350001 中文科技论文写作 2.0 32.0   硕士
7153001 生物物理新技术与新方法 2.0 32.0 考查 硕士
7154012 环境生物物理学 2.0 32.0   硕士
7154013 理论生物物理学 2.0 32.0   硕士
7154014 现代统计物理学 2.0 32.0   硕士
补本课 2042107 细胞生物学 0.0 40.0   硕士
2162303 动物生理学 0.0 48.0 考查 春 秋 硕士
3123113 植物生理学 0.0 56.0 考查   硕士
必修环节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0.0        
1502 论文开题 2.0        
1506 学术交流(含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02 2.0        

 
总学分 不低于33学分   其中 学位课 不低于16学分   其中 非学位课 不低于13学分   ;
公共必修课 总学分 不低于7学分   ; 计入总学分
学科专业必修课 总学分 不低于9学分   ; 计入总学分
选修课 总学分 不低于13学分   ; 计入总学分
补本课 不计入总学分 ;
必修环节 计入总学分
栏目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是否 是否 学分 学时 考核 年度 阶段
必修 学位 方式 学期
公共必修课 614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18.0   硕士
618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36.0 考试 秋 春 硕士
6190001 硕士外国语 4.0 64.0 考试 春 秋 硕士
学科专业必修课 6154007 测度论 3.0 48.0   硕士
6154008 泛函分析 3.0 48.0   硕士
6154010 抽象代数 3.0 48.0 考试 硕士
选修课 6152006 应用数理统计 2.0 32.0   硕士
6152007 矩阵论 2.0 32.0 考试 硕士
6152008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3.0 48.0 考试 硕士
6152009 非线性泛函分析 3.0 48.0 考试 硕士
6152010 偏微分方程 3.0 48.0 考试 硕士
6152011 二阶椭圆偏微分方程 3.0 48.0 考试 硕士
6152012 随机微分方程I 3.0 48.0 考试 硕士
6152013 随机微分方程Ⅱ 3.0 48.0 考试 硕士
6152014 随机发展方程 3.0 48.0 考试 硕士
6152015 非线性发展方程 3.0 48.0 考试 硕士
6350001 中文科技论文写作 2.0 32.0   硕士
7154023 博弈论 2.0 32.0   硕士
7154026 智能计算与应用 2.0 32.0 考查 硕士
7154031 偏微分方程正则性理论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32 图论 2.0 32.0 考试 硕士
7154033 变分法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34 半群代数理论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35 网络动力学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36 网络动力学进展与应用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37 有限群表示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38 伽罗瓦(Galois)理论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39 图像处理中的数学问题I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40 图像处理中的数学问题II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41 凸几何分析I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42 凸几何分析II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43 微分流形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44 积分几何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45 几何与奇点理论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46 初等数论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47 种群生态学的数学建模 2.0 32.0 考试 硕士
7154048 复杂数据统计分析 3.0 48.0 考试 硕士
7154049 索伯列夫(Sobolev)空间 3.0 48.0 考试 硕士
补本课 1151012 数学分析 0.0 80.0     硕士
1151014 高等代数 0.0 64.0     硕士
2152002 复变函数 0.0 48.0     硕士
2153002 实变函数 0.0 48.0     硕士
必修环节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0.0        
1502 论文开题 2.0        
1506 学术交流(含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02 2.0      

一、学科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学学科的发展,可追溯到1934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时的数学教学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硕士点于1998年申请设立,2000年首次招生,2017年获批数学硕士一级学科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8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逐步形成了“紧密结合农林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实际,开展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特色和基础数学理论研究实力不断增强的新格局。
二、学科研究方向和特色
结合数学学科现有优势和特色,打破二级学科界线,推动学科交叉,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凝炼方向、汇聚人才、构筑基础,逐步形成以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个二级学科为主要研究对象。
1. 基础数学
瞄准国际基础数学领域的整函数零点问题(与黎曼猜想有重要联系)、完全单调性、算子理论、超同余式问题、整函数理论、椭圆函数理论等,已经在数论这一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在随机时滞微分方程、凸几何分析、代数超结构理论、密码学、计算几何和反问题、非局部算子谱理论、代数表示论研究方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 应用数学
从事种群生态学、农业昆虫害虫防治、动物科学、传染病学等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与研究,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另外,在偏微分方程理论和应用、随机模拟算法及应用、数值线性代数及应用、人工智能、模糊数学理论及应用、高光谱遥感图像复原等相关病态反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网络动力学、图论中互连网络图的各项性能研究方向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
3. 农业数据建模与分析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从事生物、生态等多个领域数据的模型构建与分析,DNA 序列和蛋白质序列结构和功能的比较和分析,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所获取大数据的基因功能挖掘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另外,在基于自然理论的启发式算法-智能计算方法、多元农业遥感数据的尺度转换等问题、农村经济金融市场中决策问题的博弈模型方法、农村经济金融趋势预测问题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科研团队和成果
随着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本学科已组建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背景广泛、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2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包括陕西省科技新星入选者1,教学科研团队3个。依托学科建设有应用数学研究所和数学实验室。近五年,本学科教师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编写专著8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 收录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Transactions o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篇,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篇,SIAM Journal on applied dynamical systems 1篇。承担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和其它项目15项,到位经费300万元,获批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
四、研究生培养
学制3年,最长年限4年。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学金、助研助教岗位津贴覆盖面100%。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完成学分要求后,应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学生个人知识结构、兴趣等因素综合确定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旦确定,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围绕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动态和存在问题,明确选题依据和意义、确定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完成整个硕士阶段的学习研究和论文及答辩工作。
近5年,共招收学术硕士研究生40人,毕业52人,获理学硕士学位52人。其中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问问获得国家奖学金5人,校长奖学金5人,发表SCI、EI收录论文18篇。研究生毕业后去向:重点大学读博深造、高校及科研院所教书科研、公司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一、学科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生物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2年批准,于2004年开始招生。生物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由物理学与生物学相互结合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当代自然科学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
二、学科研究方向和特色
本学科点包含环境生物物理、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以及理论生物物理等多个研究方向,利用物理手段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研究生命系统中的各类现象,如物理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动物组织的生物力学特征以及细胞中的各种动力学行为等。各研究方向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
1.环境生物物理学
主要研究干旱胁迫、气候变化、设施农业条件下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采后储运过程中的能量传导和物质输送的物理过程与机制,为物理因子在农作物增产增质方面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学
通过生物物理成像技术等手段,从分子至器官的多个尺度水平上解析动植物材料的理化特性,揭示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生物物理学规律,为生物学、农业科学以及食品科学提供技术保障和理论基础。
3.理论生物物理学
利用统计物理等理论手段研究生命现象中的各种动力学过程,比如分子马达动力学、细胞骨架动力学等 。通过研究这些动力学过程可以解释细胞中的物质输运、细胞运动等生理功能。
三、科研团队和成果
1、生物物理科研团队
团队现有13名成员,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已培养硕、博士100余名。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合计到位经费400余万元,公开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
2、农林气象科研团队
团队现有成员9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已培养硕、博士20余名,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合计到位经费200余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
四、研究生培养
生物物理学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物理学基础研究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人才,高等学校师资以及生物工程等部门的技术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生物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熟悉所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
(2)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专业知识信息的基本方法;
(3)具有使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
(4)具有一定实验设计能力或理论研究能力,掌握一定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并撰写论文;
(5)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能够独立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6)具有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主要就业部门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企业单位等;能够从事生物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管理、研发等工作。


添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录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保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众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