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社会发展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被誉为“东方最美丽校园”。社会发展学院是南京师范大学所属的二级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两江师范学堂。1997 年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01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04年开设社会学本科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建设完善,具有良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拥有江苏省城乡一体化重点决策咨询基地,社会工作专业为江苏省特色品牌专业。
本次夏令营从近期而言,旨在提高优秀大学生对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与认识;从远期而言,夏令营为青年学子搭建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学习、交流、互动平台,提升学生的整体学术素养,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平台。本次夏令营的学员将以线上的形式参与系列专题讲座、座谈会、沙龙等活动,强化学员对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认识。具体安排如下:
 
一、招生人数120-150人左右
 
二、时间安排
1、夏令营活动时间:2021年7月19-23日(周一—周五)
2、工作时间安排
1623596775(1)
 

三、活动形式

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夏令营所有环节均采用线上形式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四、活动内容

夏令营活动主要包括:开营仪式、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导师见面会、主题讲座、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名师工作坊、师生座谈会、综合考核等。详细活动日程安排后续告知。
 
五、申请资格
(1)有较强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科研能力的2022年届本科毕业生;
(2)申请人原则上为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民俗学,及与此相关的跨专业本科生,有较强社会学或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科研能力;
(3)本科阶段前五学期学业成绩在本专业排名30%(专业课无不及格科目);
(4)外语水平良好;
(5)学风端正,品德良好、无任何违反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行为。
 

六、申请程序

(1)网上报名:请具有推免资格高校的学生于2021年6月15日至7月11日之间登录http://yz.njnu.edu.cn/login/ssxly/login.jsp进行网上报名申请,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全部报名材料;无推免资格高校的学生无需网上报名,直接提交电子版材料。
(2)邮箱报名:请所有申请者于7月11日将相关申请材料(详见第七部分)发送至电子邮箱njnusociety01@126.com;
(3)资格审核:工作组对申请人材料进行统一接收与资格审查;学科组织专家组对申请者的入营资格进行评审;
(4)名单公示:入选名单将于7月12日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公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七、申报材料
(1)个人学业成绩与排名的相关证明材料;
(2)身份证与学生证;
(3)外语成绩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小语种等级证书、TOEFL/GRE/GMAT/IELTS等各类语言考试成绩单);
(4)个人陈述。包括:个人情况简介、过去三年学习情况、学术兴趣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陈述字数控制在 1500 字以内,避免空话、套话,切实表述内容);
(5)其他证明材料(如无,可不提交)。包括:与学科相关的获奖或资格证书;已发表论文、报告、专著等学术成果。
 
【材料提交要求】(1)申请人按照“申请所需提交电子材料”所列“序号”命名对应材料电子文档的名称,如遇单个序号有多个文档则以“1.1”“1.2”的方式命名,以此类推。(2)所有材料压缩后以“社会学/社工-申请人姓名-学校-目前专业”命名,并于7月11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njnusociety01@126.com。
 
八、联系方式
官方网站:http://sfy.njnu.edu.cn/index.htm
电子邮箱:njnusociety01@126.com
微信公众号:金陵社话

社会发展学院现有教职工64名,包括专任教师55名、行政人员9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副教授15名,讲师18名,92.3%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44%以上。3人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带头人,5人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百名青年领军人才,2人被聘为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1人被聘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3人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获南京师范大学“奕熙精英教师奖”。2009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7项、后期资助项目5项、中华外译项目1项,2018年各级各类纵向科研经费不完全统计超过300万元、横向科研项目经费1200多万元。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其中有4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两江师范学堂的历史与地理选修科,1914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国文史地部,著名文史专家柳诒徵先生等曾在此任教。后历经变化,于1982年设立历史学系。1997年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00年设立考古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2001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04年开设社会学本科专业。
社会发展学院现有历史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等三个系,开设历史学(师范)、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学等5个本科专业。下设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中心、六朝历史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遗产研究所、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等10个校级重点科研机构。中国史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拥有中国史、考古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社会学4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点和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学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中国经济史研究资料中心、抗日战争史资料中心和谷川道雄六朝资料中心。历史学在中国经济史、抗日战争史、六朝史、文献学以及中外历史比较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社会学有城乡社会与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等特色领域,社会工作以社区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医疗社会工作为特色,拥有省部共建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实验室,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脊叛ёㄒ翟诔そ掠慰脊?、六朝考古、艺术考古、博物馆研究等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专业特色。
社会发展学院现有教职工64名,包括专任教师55名、行政人员9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副教授15名,讲师18名,92.3%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44%以上。3人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带头人,5人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百名青年领军人才,2人被聘为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1人被聘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3人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获南京师范大学“奕熙精英教师奖”。2009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7项、后期资助项目5项、中华外译项目1项,2018年各级各类纵向科研经费不完全统计超过300万元、横向科研项目经费1200多万元。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其中有4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在校本科生6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名。1982年以来,已经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近6000人。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佳绩。2009以来,本科生共承担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60余项。2011年以来,获得研究生创新计划立项40余项。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
01 (全日制)考古学
02 (全日制)博物馆学
03 (全日制)文物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348文博综合
④--无
⑤F075考古学通论 ⑥考古学原理
⑦考古学史
22
初试参考书目 348 文博综合: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文物学》,李晓东著,学苑出版社,2005年。
复试参考书目 F075 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备注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035200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

01 (全日制)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
02 (全日制)青少年社会工作与老年社会工作
03 (全日制)社区工作与社区矫正
04 (全日制)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⑤F074社会工作专业综合 ⑥社会工作概论
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8
初试参考书目 331 社会工作原理: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016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版;《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社会工作概论》,顾东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7 社会工作实务:
《2016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版;《社会工作实务》,【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文军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复试参考书目 F074 社会工作专业综合:
《个案工作:理论•实务》,杜景珍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团体社会工作:理论•实务》,赵芳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现代社区工作》,吴亦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社会政策与法规》,花菊香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毕生发展与社会工作-人类行为的视角》,黄晓珊、刘炎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美】阿伦•鲁宾(Allen Rubin)、艾尔.R.芭比(Earl R.Babbie),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备注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060300 世界史

01 (全日制)专门史
02 (全日制)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03 (全日制)世界近现代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6世界通史
④--无

⑤F073世界史通论 ⑥史学通论
⑦西方史学史
6
初试参考书目 626 世界通史:
《世界史》(6卷本),吴于瑾、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F073 世界史通论:
《西方文化史》,姜守明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西方史学史》,张广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备注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060200 中国史
01 (全日制)历史文献学
02 (全日制)专门史
03 (全日制)中国古代史
04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25中国通史
④--无
⑤F072中国史综合 ⑥史学概论
⑦历史文选
30
初试参考书目 625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教程》(2011年修订本),李天石、王建成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等,中华书局,2004年版;《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复试参考书目 F072 中国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教程》(2011年修订本),李天石、王建成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近代史》,本书编写组,中华书局,1994年版;《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教出版社;《史学概论》,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备注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060100 考古学
01 (全日制)断代考古
02 (全日制)专门考古
03 (全日制)文化遗产?;び氩┪锕菅?br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24中国考古学
④--无
⑤F071文物与博物馆基础 ⑥考古学原理
⑦考古学史
5
初试参考书目 624 中国考古学:
《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复试参考书目 F071 文物与博物馆基?。?/strong>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文物学》,李晓东著,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备注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030300 社会学
01 (全日制)应用社会学
02 (全日制)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
03 (全日制)民俗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23社会研究方法
④837社会学概论
01、02方向:
⑤F069城乡社区发展研究
03方向:
⑤F070民俗学专业综合
01、02方向:
⑥社会学理论
⑦社会统计学
03方向:
⑥文化人类学
⑦中国文化概论
21
初试参考书目 623 社会研究方法: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吴增基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社会研究方法通用教程》,邹农俭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837 社会学概论:
《现代社会学》,吴增基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复试参考书目 F069 城乡社区发展研究:
《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邹农俭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社会学的视野》,邹农俭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税费改革:农村治理模式的跃迁》,邹农俭、吴业苗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理论》,邹农俭等著,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F070 民俗学专业综合:
《民俗学原理》,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版;《中国民俗学史》,王文宝著,巴蜀书社,1993年版;《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周星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备注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详细介绍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可用
计划
复试人数 复试
最低总分
是否实践考核专业 备注
030301 社会学 17 23 327  
060100 考古学 4 4 323  
060200 中国史 14 19 344  
060300 世界史 4 6 347  
035200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 19 25 363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 13 17 343  

添加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师范大学排名、南京师范大学保研、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网由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