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东北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东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东北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东北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东北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东北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东北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东北大学理学院始建于1923年,历史悠久,包括中科院学部委员庄长恭教授、傅鹰教授,中科院院士方肇伦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窦士学教授等多位我国著名专家学者曾任教于我院。目前学院有1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化学学科),设有辽宁省重点学科4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物理、化学、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数学、物理、化学、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教职工二百余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优秀教师。近年来承担的主要项目包括国防973重大专项课题、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每年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二百多篇。
东北大学理学院热烈欢迎有志学子报名参加2019年暑期学术夏令营,并期待你们在东北大学完成自己的硕士、博士学位,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营员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有意到我校继续深造的国内2020届优秀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A.就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B.就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一流建设学科;
C.就读学校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非一流建设学科),且本科阶段成绩排名在前50%;
D.就读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且本科阶段成绩排名在前50%。
3.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期间曾从事科技活动、参加学科竞赛获奖者或在其中表现突出者优先。
4.我院接收参加活动的上限为150人。学院将按照宁缺毋滥、择优选择的原则,制定规则,确定能够参加活动的人员名单。
二、报名程序
1.报名时间:6月11日—6月25日
2.报名方式:符合上述条件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登陆东北大学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网报系统(http://219.216.96.73/zsgl/xlygl/sqbh.aspx ),查询有关通知并提交报名信息。填写《2019年东北大学夏令营报名信息简表(应届本科生)》(详见附件),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须携带简表及简表中所涉及材料参加活动,于报到时提交至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三、资格审核
入营审核工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重点考察申请者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将于2019年6月28日前在网上报名系统中发布审核结果,届时未接到入选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四、活动日程
时间进程 内容
6月6日--6月25日 网上报名,资格审核
6月28日前 营员系统确认是否参加
7月12日 营员报到、参观实验室
7月13日 学术报告、专题座谈及考核
7月14日 与教师交流、离营
五、享受政策
有意攻读我院研究生的营员,可于入营时填写《东北大学2020年攻读研究生申请表》。夏令营结束前,学院将对参加夏令营的营员进行考核,合格者按考核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名。进入享受政策名单的人数为参加活动营员总数的85%,进入享受优惠政策名单的营员享受如下政策:
1.取得所在本科院校2020年推荐免试资格,并符合我校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相关要求,可被我校直接录取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特别优秀者可申请直接攻博。
2.如未取得推荐免试资格,参加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相对应专业,若初试成绩达到我校相应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即可获得复试资格。
六、其他
1.夏令营营员相关费用说明:
(1)食宿费:我院为外校营员统一安排食宿,本校营员提供伙食补助。
(2)交通费:就读沈阳市以外高校营员的来沈路费给予报销,若最终录取我院相应专业还可报销返校路费;限火车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最终报销将按计划财经处规定执行。
2.学院将为营员办理活动期间人身意外保险,营员在夏令营活动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因个人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由营员本人承担。
3.举办2019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的专业为:
数学一级学科;物理一级学科(本科为物理学类相关专业);化学一级学科、应用化学;力学一级学科(研究方向为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
4.我院2019年暑期学术夏令营工作,如有与国家、学校政策相冲突以国家、学校政策为准。
5.若发现申请材料有虚假内容,立即取消申请人一切由此获得的利益,并保留追溯的权利。
6.报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办公地点:南湖校区建筑馆202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4-83687647
办公邮箱:cosyjs@mail.neu.edu.cn
7.本方案解释权属东北大学理学院。
东北大学理学院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实施细则
依据《关于做好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
2 号)及《东北大学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方案》文件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招生计划及复试名单
1. 学院各专业招生计划情况可登陆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此处)查询。
2. 复试名单确定规则详见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东北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
3. 所有专业按统考招生计划的 130%确定复试人数(遵循小数点进位原则),并按合格考生(单科和总成绩均符合报考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排名末位分数相同的考生具备同等资格。4.参加我院 2020 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并考核合格的营员,第一志愿报考我
院相对应专业,且初试成绩达到我校相应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即可获得复试资格。
复试名单详见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此处)。
二、复试形式与内容
(一)复试形式
我院复试采取网络远程考核方式,网络远程复试系统: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点击此处)(辅系统:钉钉)。
我校钉钉通讯系统已经开通,请及时下载钉钉(点击此处)。如报名时移动电话发生变化,请将更改后的联系方式发送至细则下方的咨询渠道-联系邮箱,邮件标题为:考生编号后五位+姓名+更改后的手机号码。
(二)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测试和综合面试,复试分数满分 220 分,复试时长约 35 分钟/考生。

1. 专业测试考核:满分 120 分,约 20 分钟;专业测试内容详见我校研究生招
生信息网公布的东北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
2. 综合面试考核:满分 100 分,约 15 分钟,具体包括:
(1) 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考核:35 分;
(2) 外语听说能力考核:30 分;
(3) 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考核:35 分;
(4) 思想品德考核:不计入总分。
三、复试准备工作
(一)考生须提前准备应试场地(严禁在培训机构),确保应试空间是独立的、可封闭,无干扰的,应试环境是光线明亮,不逆光的。
(二)考生须提前准备两部带摄像头的设备(手机或电脑均可)。面试时,1 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或手机(具备音、视频输入、输出功能),作为主机位设备, 用于面试考核;1 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或pad 等平板设备(具备音、视频输入、输出功能),作为辅机位,用于监控面试环境。
(三)考生须提前测试设备功能,确保摄像头和麦克运行正常,安装网络远程复试系统软件。如无法实现(二)中设备要求的,须在资格审查(3 月 15 日下午17:00)前,将具体原因发送至学院联系邮箱(cosyjs@mail.neu.edu.cn),邮件标题为考生编号后五位+姓名+无法实现双机位,正文描述具体原因。
(四)考生须提前测试网络环境,网络良好能满足复试要求,保障具有有线宽带网、WIFI、4G 网络等两种以上网络条件,建议采用电脑有线宽带连接(或手机采用 4G 信号)进行面试。如采用手机面试,须注意提前充满电。
四、资格审核与系统测试
各专业资格审核工作同系统测试环节同期进行。
(一)资格审核
考生须于 3 月 16 日(下午 14:00)前,通过网络远程复试系统提交以下材料: 1.基本信息(具体信息详见附件);

2. 初试准考证;
3. 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正反面);
4. 学历学位证书(或教育部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提供学生证(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 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
6. 其他材料(大学期间的科研学术成果、荣誉获奖等)。
上述材料须按序号顺序,生成一个 PDF 文档(范例详见附件),命名格式为考生编号后五位+姓名,上传至网络远程复试系统。资格审核结果可于系统测试前登陆系统查看,未符合要求的,须按要求进行补充。
(二)系统测试
1. 系统测试时间:3 月 17 日下午 13:00。
2. 系 统 测 试 网 址 : 学 信 网 招 生 远 程 面 试 系 统
(https://bm.chsi.com.cn/ycms/stu/)。
3. 系统测试流程:登录系统后,进入候考区后,按照工作人员安排,逐次进入面试间,同工作人员测试音频、视频效果,熟悉系统操作功能。测试无异常的考生, 复试期间原则上须继续使用测试期间的设备、环境、网络;测试异常的考生,须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及时解决。
五、复试安排及工作流程
(一)复试日期
 
复试时间 复试专业 复试项目
 
 
 
3 月 20 日上午开始
070100 数学
070200 物理学
070300 化学
081704 应用化学
080100 力学
 
 
 
专业测试
3 月 20 日下午开始 025200 应用统计 专业测试

3 月 20 日下午开始 085600 材料与化工 专业测试
3 月 20 日下午开始 080100 力学 综合面试
 
 
3 月 21 日上午开始
070100 数学
070200 物理学
070300 化学
 
 
综合面试
 
 
3 月 21 日下午开始
025200 应用统计
081704 应用化学
085600 材料与化工
 
 
综合面试
 
(二)工作流程
1. 考生须于复试当天 7:30 前登录系统,登录系统前须将可视范围内的任何复试相关资料清理干净,复试期间,除考生本人外,严禁他人进入考试独立空间,否则复试无效。
2. 考生登录系统,通过实人认证后,签署承诺书,接收网络候考室公告及组内通知,保持候考状态,了解复试进度。按照系统提示(或工作人员提醒)进入面试间,进入后须主动配合复试小组的身份核验,身份核验通过后,手持摄像头按要求展示周围环境,确保复试期间周围环境符合考场要求。
3. 复试开始,考生应距离电脑(手机)屏幕一定距离,并保持双手在屏幕中显示,面试过程中不得随意转换视频连接界面。按照复试小组发出的指令及规定的时间要求对试题(或提问)进行作答。作答完毕后按照复试小组的要求离开面试间。4.复试期间,考生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文明礼貌。注意保持发型整洁,免
冠、素颜、露耳且不可佩戴首饰、耳机等。复试相关的内容属于教育工作国家秘密, 按照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受国家法律法规?;?。全程禁止录音、录像或截屏,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录制、复制或传播与我校复试相关的内容。复试期间出现异常情况,须第一时间通过系统群公告中提供的联系方式同学院取得联系。
六、录取
(一)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后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成绩(专业测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
同一专业涉及分组:考生的综合面试成绩=考生在所在复试小组所得的成绩
×(同一专业的各复试小组的平均成绩÷考生所在复试小组内全部考生的平均成绩)。
(二)录取规则
1. 录取规则:各专业依据拟录取名单确定规则及考生报考志愿,按复试后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确定拟录取名单??忌词院笞艹杉ǎǜ词院笞艹杉?初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出现并列时,依次按照初试总成绩、初试业务课一成绩、初试业务课二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确定拟录取名单。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录?。?br /> (1) 综合面试成绩低于 60 分;
(2) 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不合格。
2. 按研究方向录取的专业,未进入原报考研究方向拟录取名单且未出现复试不合格情况的考生,可申请调剂至本专业其它有剩余统考计划的研究方向。按该研究方向剩余统考计划数的 130%确定复试人数(遵循小数点进位原则),根据初试总成绩+第一次复试专业测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以面试形式进行复试, 预计 3 月 20 日后,在理学院网站公布方向调剂计划信息。
研究方向调剂复试后总成绩=初试总成绩+第一次复试专业测试成绩+研究方向调剂综合面试成绩。按研究方向调剂复试后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确定拟录取名单。
3. 一志愿报考数学专业中研究方向代码 01-06,未进入拟录取名单且未出现复试不合格情况的考生,可申请按【秦皇岛】数学研究方向进行录??;一志愿报考应用统计专业中研究方向代码 01-04,未进入拟录取名单且未出现复试不合格情况的考生,可申请按【秦皇岛】应用统计研究方向进行录取。学院将结合申请情况按一志愿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申请同意的须提交个人申请,申请放弃的须提交放弃声明,相关材料在复试结果公布后三个工作日内提交。

七、咨询渠道
学院成立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复试期间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联系部门: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4-83687647
联系邮箱:cosyjs@mail.neu.edu.cn
八、受理申诉、投诉和监督渠道
学院成立招生工作监督小组,负责对本单位的复试工作进行监督,并受理考生的举报、投诉等事宜。
联系部门:理学院办公室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4-83683382
联系邮箱:lxyjw_neu@126.com
受理时限:复试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
九、其它
1. 学院坚持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
2. 复试系统运用两识别即“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技术,并通过四比对即综合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 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
3. 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 3 个月内,学校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 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本方案的解释权归东北大学理学院,如有与国家政策及学校政策不符之处,以国家政策及学校政策为准。
其它事项详见《2021 年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南》。
东北大学理学院
2021 年 3 月 13 日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及《东北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招生计划及复试名单
1.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方向)招生计划情况可登陆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neu.edu.cn查询,分专业招生计划列表中统考招生计划不含各类专项计划。
2.复试名单确定规则详见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东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
3.所列专业按统考招生计划的140%确定复试人数(遵循小数点进位原则),并按合格考生(单科和总成绩均符合报考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排名末位分数相同的考生具备同等资格。
4.初试合格生源不足统考招生计划140%的学科门类初试合格资格线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
复试名单详见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二、复试形式与内容
(一)复试形式
我院复试形式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网络远程复试系统: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考生端(https://bm.chsi.com.cn/ycms/stu/),辅平台:钉钉。
我校钉钉通讯系统已经开通,请及时下载钉钉(https://page.dingtalk.com/wow/dingtalk/act/download),如报名时移动电话发生变化,请将更改后的联系方式发送至细则下方的咨询渠道-联系邮箱,邮件标题为:考生编号后五位+姓名+更改后的手机号码。
(二)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测试和综合面试,复试分数满分220分,复试时长30分钟/考生。
1.专业测试考核:满分120分,16分钟;专业测试内容详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东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
2.综合面试考核:满分100分,14分钟,具体包括:
(1)综合能力及专业素质考核:70分,10分钟;
(2)外语听说能力考核:30分,4分钟;
(3)思想政治考核:不计入总分。
三、复试准备工作
(一)考生须提前准备应试场地(严禁在培训机构),确保应试空间是独立的、可封闭,无干扰的,应试环境是光线明亮,不逆光的。
(二)考生须提前准备两部带摄像头的设备(手机或电脑均可)。面试时,1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或手机(具备音、视频输入、输出功能),作为主机位设备,用于面试考核;1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或pad等平板设备(具备音、视频输入、输出功能),作为辅机位,用于监控面试环境。
(三)考生须提前测试设备功能,确保摄像头和麦克运行正常,安装网络远程复试系统软件。如无法实现(二)中设备要求的,须在资格审查(3月15日下午17:00)前,将具体原因发送至学院联系邮箱(xujing@mail.neu.edu.cn),邮件标题为考生编号后五位+姓名+无法实现双机位,正文描述具体原因。
(四)考生须提前测试网络环境,网络良好能满足复试要求,保障具有有线宽带网、WIFI、4G网络等两种以上网络条件,建议采用电脑有线宽带连接(或手机采用4G信号)进行面试。如采用手机面试,须注意提前充满电。
四、资格审核与系统测试
各专业资格审核工作同系统测试环节同期进行。
(一)资格审核
考生须于3月16日(下午14:00)前,通过网络远程复试系统提交以下材料:
1.基本信息(具体信息详见附件);
2.初试准考证;
3.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正反面);
4.学历学位证书(或教育部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提供学生证(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
6.其他材料(大学期间的科研学术成果、荣誉获奖等)。
上述材料须按序号顺序,生成一个PDF文档(范例详见附件),命名格式为考生编号后五位+姓名,上传至网络远程复试系统。资格审核结果可于系统测试前登陆系统查看,未符合要求的,须按要求进行补充。
(二)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时间:3月17日下午13:00。
2.系统测试网址: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https://bm.chsi.com.cn/ycms/stu/)。
3.系统测试流程:登录系统后,进入候考区后,按照工作人员安排,逐次进入面试间,同工作人员测试音频、视频效果,熟悉系统操作功能。测试无异常的考生,复试期间原则上须继续使用测试期间的设备、环境、网络;测试异常的考生,须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及时解决。
五、复试安排及工作流程
(一)复试日期:
复试专业 复试日期 登录系统时间
020200应用经济学
(含秦皇岛方向)
3月20日 3月20日
早7:30前
025400国际商务 3月20日 3月20日
早7:30前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含秦皇岛方向)
3月20日 3月20日
早7:30前
120200工商管理
(含秦皇岛方向)
3月20日 3月20日
早7:30前
120200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与会计)
3月20日 3月20日
早7:30前
(二)工作流程
1.考生须于复试当天7:30前登录系统,登录系统前须将可视范围内的任何复试相关资料清理干净,复试期间,除考生本人外,严禁他人进入考试独立空间,否则复试无效。
2.考生登录系统,通过实人认证后,签署承诺书,接收网络候考室公告及组内通知,保持候考状态,了解复试进度。按照系统提示(或工作人员提醒)进入面试间,进入后须主动配合复试小组的身份核验,身份核验通过后,手持摄像头按要求展示周围环境,确保复试期间周围环境符合考场要求。
3.复试开始,考生应距离电脑(手机)屏幕一定距离,并保持双手在屏幕中显示,面试过程中不得随意转换视频连接界面。按照复试小组发出的指令及规定的时间要求对试题(或提问)进行作答。作答完毕后按照复试小组的要求离开面试间。
4.复试期间,考生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文明礼貌。注意保持发型整洁,免冠、素颜、露耳且不可佩戴首饰、耳机等。复试相关的内容属于教育工作国家秘密,按照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受国家法律法规?;?。全程禁止录音、录像或截屏,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录制、复制或传播与我校复试相关的内容。复试期间出现异常情况,须第一时间通过系统群公告中提供的联系方式同学院取得联系。                          
六、录取
(一)分数计算办法
复试后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成绩(专业测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
同一专业涉及分组:考生的专业测试/综合面试成绩=考生在所在复试小组所得专业测试/综合面试成绩×(同一专业的各复试小组专业测试/综合面试的平均成绩÷考生所在复试小组内全部考生专业测试/综合面试的平均成绩)
(二)录取规则
各专业依据拟录取名单确定规则及考生报考志愿,按复试后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确定拟录取名单??忌词院笞艹杉ǔ鱿植⒘惺?,依次比较如下分数,按照由高到低原则进行录?。撼跏郧叭疲ㄋ枷胝卫砺?、外国语、业务课一)成绩之和、初试业务课二成绩、专业测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录?。?br /> 1.综合面试成绩低于60分;
2.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不合格。
一志愿报考应用经济学专业(020200),复试合格未进入拟录取名单的考生,可申请按【秦皇岛】应用经济学研究方向进行录??;一志愿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复试合格未进入拟录取名单的考生,可申请按【秦皇岛】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进行录??;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120200),复试合格未进入拟录取名单的考生,可申请按【秦皇岛】工商管理方向进行录取,申请同意的须提交个人申请,申请放弃的须提交放弃声明,相关材料在复试结果公布后三个工作日内提交。
七、咨询渠道
学院成立了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复试期间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联系部门: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教学办
联系人:孙老师,徐老师
联系电话:024-83684506
联系邮箱:
jwsun@mail.neu.edu.cn; xujing@mail.neu.edu.cn
八、受理申诉、投诉和监督渠道
学院成立招生工作监督小组,负责对本单位的复试工作进行监督,并受理考生的举报、投诉等事宜。
联系部门:工商管理学院
联 系 人:郝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024-83687681;024-83656325
联系邮箱:
hsm@mail.neu.edu.cn; jwang@mail.neu.edu.cn
受理时限:复试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
九、其它
1.学院坚持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
2.复试平台运用两识别即“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技术,并通过四比对即综合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
3.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本方案的解释权归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如有与国家政策及学校政策不符之处,以国家政策及学校政策为准。
其他事项详见《2021年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南》。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21年3月13日
东北大学理学院始建于1923年,历史悠久,包括中科院学部委员庄长恭教授、傅鹰教授,中科院院士方肇伦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窦士学教授等多位我国著名专家学者曾任教于我院。目前学院有1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化学学科),设有辽宁省重点学科4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物理、化学、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数学、物理、化学、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教职工二百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十余人。近年来承担的主要项目包括国防973重大专项课题、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每年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二百余篇。

  东北大学理学院热烈欢迎有志学子报名参加2018年暑期学术夏令营,并期待你们在东北大学完成自己的硕士、博士学位,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营员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有意到我校继续深造的国内2019届优秀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A.就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B.就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一流建设学科;

  C.就读学校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非一流建设学科),且本科阶段成绩排名在前50%;

  D.就读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且本科阶段成绩排名在前50%。

  3.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期间曾从事科技活动、参加学科竞赛获奖者或在其中表现突出者优先。

  二、报名程序

  1.报名时间:6月6日—6月25日。

  2.报名方式:符合上述条件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登陆东北大学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网报系统(http://219.216.96.73/zsgl/xlygl/sqbh.aspx),查询有关通知并提交报名信息。填写《2018年东北大学夏令营报名信息简表(应届本科生)》(详见附件),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须携带简表及简表中所涉及材料参加活动,于报到时提交至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三、资格审核

  入营审核工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点考察申请者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将于2018年6月26日前在网上报名系统中发布审核结果,届时未接到入选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四、活动日程

  时间安排活动内容

  6月7日公布东北大学理学院2018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方案

  6月6日--6月25日网上系统报名,资格审核

  6月26日前网上系统通知入围者,营员确认是否参加活动

  7月20日入围营员报到

  7月21日学术报告、专题座谈、与教师交流及考核

  7月22日参观实验室等、离营

  五、享受政策

  有意于攻读我院研究生的营员,可于入营时填写《东北大学2019年攻读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2)。夏令营结束前,学院将对参加夏令营的营员进行考核,合格者按考核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名。进入享受政策名单的人数为参加活动营员总数的85%,进入享受优惠政策名单的营员享受如下政策:

  1.取得所在本科院校2019年推荐免试资格,并符合我校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相关要求,可被我校直接录取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特别优秀者可申请直接攻博。

  2.如未取得推荐免试资格,参加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相对应专业,若初试成绩达到我校相应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即可获得复试资格。

  六、其他

  1.未满足营员基本条件,预计可获得所在院校2019年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也可申请参加活动,最终获得推免资格后相关考核有效,如最终未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则不享受我校夏令营优惠政策。

  2.夏令营营员相关费用说明:

 ?。?)食宿费:我院为外校营员统一安排食宿,本校营员提供伙食补助。

 ?。?)交通费:就读沈阳市以外高校营员的来沈路费给予报销,若最终报考我院相应专业还可报销返校路费;限火车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我院将按照东北大学计划财经处相关规定尽快为营员报销路费。

  3.学院将为营员办理活动期间人身意外保险,营员在夏令营活动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因个人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由营员本人承担。

  4.举办2018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的硕士专业为:

  数学一级学科、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物理一级学科;

  化学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专业学位)、应用化学(工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

  5.我院2018年暑期学术夏令营工作,如有与国家、学校政策相冲突以国家、学校政策为准。

  6.若发现申请材料有虚假内容,立即取消申请人一切由此获得的利益,并保留追溯的权利。

  7.报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建筑馆202,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4-83687647,email:cosyjs@mail.neu.edu.cn

  8.本方案解释权属东北大学理学院。

  东北大学理学院

  2018年6月7日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在原东北大学工商管理系(1939-1953年)、东北工学院冶金工业经济组织与计划教研室、管理工程教研室(1954-1978年)和管理工程系(1979-1993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学院设有8个学士学位课程项目、9个学术型硕士学位课程项目、9个应用型硕士学位课程项目(4个全日制硕士项目:3个非全日制工程硕士项目以及MBA和EMBA项目)、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课程项目。学院拥有2个辽宁省级示范专业(工业工程、会计学)、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和1个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金融学)。

  学院现设有11个学系,拥有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5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东北大学教学名师4人。学院在校学生3660人,其中:本科生1387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90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1744人(含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110人,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616人,MBA学员750人,EMBA学员268人),博士研究生239人。学院20多年来,共培养本科毕业生5886余人,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近5000人。

  学院获得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4门。截至目前,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近百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600篇,年均获得科研经费600余万元。

  学院已先后与美国圣约瑟夫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日本青山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美国爱克华州立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韩国庆星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北九州大学以及德国、比利时、加拿大和台湾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建立了校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日本青山大学合作开设的ManagementGame课程首开国内先河,是MBA教育项目的一大特色。

  欢迎有志攻读我院硕士研究生的学子积极报名参加我院举办的2018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

  一、招生对象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毕业院校及专业须满足条件:

  申请参加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的学生须为2019年毕业的全日制应届本科生,本科专业要求为: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量经济学、经济学的学生可报经济类专业;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报管理类专业。

  本科就读院校与专业,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就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B.就读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一流建设学科;

  C.就读学校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非一流建设学科),且本科阶段成绩排名在前50%;

  D.就读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且本科阶段成绩排名在前50%。

  3.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期间曾从事科技活动、学科竞赛获奖者或在其中表现突出者优先。

  二、报名程序

  1、报名时间:2018年6月7日—6月25日。

  2、报名方式:符合上述条件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登陆东北大学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网报系统(点击此处),查询有关通知并提交报名信息。填写《2018年东北大学夏令营报名信息简表(应届本科生)》(详见附件)。准备简表备注中的相关材料,报名表和相关材料于2018年7月15日前交(寄)至学院研究生课程项目管理中心(东北大学浑南校区文管楼B310室),逾期提交纸质表格和材料视为放弃资格。

  三、资格审核

  学院将根据申请者的本科毕业院校层次、学业水平(专业排名百分比)和在学期间获得的奖励及从事的科技活动及成果确定入营资格。审核结果将通过报名系统进行发布,发布时间为2018年6月30日前,系统审核通过的营员须在2018年7月5日前通过系统确认是否参加活动。

  四、活动日程
日期 时间 活动内容 备注
20日 全天 学员和外教接站Picking up foreign teachers and students
14:00-17:30 学员报到Students register 文管楼
21日 8:30-8:50 开营合照 Taking photos 文管楼前
9:10-10:00 开营典礼Opening Ceremony 建筑楼
10:30-11:10 小课(1)Sm. Lectures 文管楼
11:20-11:40 小组交流Group interaction 文管楼
11:50-13:20 午餐Lunch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3:20-14:20 大课(1)Lg. Lecture 文管楼
14:30-14:50 课程内容答疑Questions and answers 文管楼
15:10-17:00 “破冰之旅”素质拓展(上)Half of Ice Breaker Games 建筑学馆B
17:00-18:40 晚餐Dinner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8:40-20:30 “破冰之旅”素质拓展(下)Half of Ice Breaker Games 建筑学馆B
22日 8:30—9:10 小课(2)Sm. Lecture 文管楼
9:20—9:40 小组交流Group interaction 文管楼
10:00-11:00 大课(2)Lg. Lecture 文管楼
11:10-11:30 课程内容答疑Questions and answers  
11:50-13:20 午餐Lunch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3:20-14:00 小课(3)Sm. Lecture 文管楼
14:20-16:50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风雨操场
16:50-17:40 晚餐Dinner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23日 08:30-09:30 大课(3)Lg. LectureDan Mitchell:
The economics of taxation
文管楼
09:40-10:00 课程内容答疑Questions and answers 文管楼
10:20-11:00 小课(4)Sm. Lecture 文管楼
11:10-11:30 小课(5)Sm. Lecture 文管楼
11:50-13:20 午餐Lunch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3:20-14:00 小课(6)Sm. Lecture 文管楼
14:10-17:30 企业参观Industrial Visit 外出参观
18:00-19:00 晚餐Dinner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9:00-20:30 自由排节目Rehearsal 文管楼
24日 08:30-09:30 大课 文管楼
09:40-10:00 课程内容答疑Questions and answers 文管楼
10:20-11:00 小课(7)Sm. Lecture 文管楼
11:10-11:50 小课(8)Sm. Lecture 文管楼
11:50-13:20 午餐Lunch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3:20-14:00 小课(9)Sm. Lecture 文管楼
14:30-17:00 全员加速中Run For Hope 风雨操场
17:00-19:00 晚餐Dinner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9:00-20:30 自由排节目Rehearsal 文管楼
25日 08:30-09:30 大课(5)Lg. Lecture 文管楼
09:40-10:00 课程内容答疑Questions and answers 文管楼
10:20-11:00 小课(10)Sm. Lecture 文管楼
11:10-11:50 小课(11)Sm. Lecture 文管楼
11:50-13:20 午餐Lunch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4:00-17:00 专业介绍和专业面试 文管B306室
17:00-18:00 晚餐Dinner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9:00-21:00 晚会彩排Talent Show Rehearsal 风雨操场分组进行
26日 08:30-09:30 大课(6)Lg. Lecture 文管楼
09:40-10:00 课程内容答疑Questions and answers 文管楼
10:10-10:50 小课(12)Sm. Lecture 文管楼
11:00-11:40 小课(13)Sm. Lecture 文管楼
11:50-13:20 午餐Lunch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3:20-14:20 大课(7)Lg. Lecture 文管楼
14:30-14:50 课程内容答疑Questions and answers 文管楼
15:00-15:40 小课(14)Sm. Lecture 文管楼
16:00-17:00 小组总结Summary 文管楼
17:30-19:00 晚餐Dinner 生活服务中心二楼
19:00-21:30 结营典礼Graduation结营联欢Party 风雨操场
27日 08:30-12:00 外教送站Farewell &返程Leaving  
  五、录取方式及优惠政策

  有意攻读工商管理学院所属各学科研究生的学员,可于入营时填写《东北大学2019年攻读研究生申请表》。学院将对参加夏令营的学员依据其本科学习情况、参加活动等进行综合考核,确定能够享受优惠政策营员名单。进入享受政策名单的人数不得超过参加活动营员总数的85%,进入享受优惠政策名单的营员享受如下政策:

  1、如果取得所在本科院校2019年推荐免试资格,并符合我校和我院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相关要求并申请工商管理学院相关专业,可被直接录取为推荐免试研究生。

  2、如果学员没有取得推荐免试生资格,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中,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相对应专业,若初试成绩达到我校相应门类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即可获得复试资格。

  六、其他

  1、夏令营期间为外校学员统一安排食宿,并为最终报名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外校学员报销往返路费,请大家保留好票据,报名现场确认后统一邮寄我院报销,邮寄地址: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东北大学文管楼310室。沈阳市以外来沈的交通费(仅限火车硬座票或D车二等座,若乘坐卧铺票、高铁等,按相应硬座票价报销。)报到时给予报销。按照学校财务的相关规定执行。

  2、学员在夏令营学习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因个人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由学员本人承担。入营前签订协议,学校将为营员办理人身意外保险。

  3、我院今年开展夏令营的硕士学科为: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4、我院2018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政策,如有与国家、学校政策相冲突之处以国家、学校政策为准。

  5、若发现申请材料有虚假成分,即取消申请人由此获得的利益,并保留追溯的权利。

  6、未满足上述条件,预计可获得所在院校2019年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也可申请参加各学院组织的相关活动,最终获得推免资格后相关考核有效,如最终未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则不享受我校夏令营优惠政策。

  7、报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孙老师、徐老师,电话:024-83684506,email:xujing@mail.neu.edu.cn

  8、本方案解释权属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东北大学理学院始建于1923年,历史悠久,包括中科院学部委员庄长恭教授、傅鹰教授,中科院院士方肇伦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窦士学教授等多位我国著名专家学者曾任教于我院。目前学院有1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化学学科),设有辽宁省重点学科4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物理、化学、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数学、物理、化学、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教职工二百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十余人。近年来承担的主要项目包括国防973重大专项课题、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每年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

  东北大学理学院热烈欢迎有志学子报名参加2017年暑期学术夏令营,并期待你们在东北大学完成自己的硕士、博士学位,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营员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有意到我校继续深造的国内2018届优秀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A.就读学校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B.就读学校相应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

  C.就读学校相应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3.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期间曾从事科技活动、参加学科竞赛获奖者或在其中表现突出者优先。

  二、报名程序

  1.报名时间:6月12日—7月3日。

  2.报名方式:符合上述条件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登陆东北大学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网报系统(点击此处),查询有关通知并提交报名信息。填写《2017年东北大学夏令营报名信息简表(应届本科生)》(详见附件),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须携带简表及简表中所涉及材料参加夏令营选拔活动。在入营报到时提交至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三、资格审核

  入营审核工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点考察申请者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将于2017年7月7日前向入选者发放入营通知(以电子邮件形式发放),届时未接到入选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四、活动日程

  时间安排活动内容

  6月12日公布东北大学理学院2017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方案

  6月12日-7月3日学员网上报名,资格审核

  7月7日前 邮件通知活动入围者

  7月14日    入围学员报到

  7月15日    学术报告、专题座谈、与教师交流及考核

  7月16日    参观实验室等、离营

  五、享受政策

  有意于攻读我院研究生的学员,可于入营时填写《东北大学2018年攻读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二)。夏令营结束前,学院将对参加夏令营的学员进行考核,合格者按考核成绩择优录取??己撕细窈?,将享受优惠政策:

  夏令营活动合格营员如取得所在本科院校2018年推荐免试资格,可被我院直接录取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特别优秀者可申请直接攻博。

  如未取得推荐免试资格,参加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相对应专业,若初试成绩达到我校相应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即可获得复试资格。

  六、其他

  1.夏令营学员相关费用说明:

  A.伙食费:所有学员在暑期夏令营期间的伙食均由我院统一安排。

  B.住宿费:我院为就读沈阳市以外高校的学员提供住宿。

  C.交通费:就读沈阳市以外高校学员的来沈及返程交通费在收到全部票据后予以报销;限火车硬座、高铁/动车二等座;实际报销日期以计划财经处批准报销日期为准。

  2.学员在夏令营学习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因个人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由学员本人承担,学院将为营员办理人身意外保险。

  3.举办2017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的硕士专业为:

  数学一级学科、物理一级学科、化学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力学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

  4.我院2017年暑期学术夏令营工作,如有与国家、学校政策相冲突之处,以国家、学校政策为准。

  5.若发现申请材料有虚假内容,立即取消申请人一切由此获得的利益,并保留追溯的权利。

  6.报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建筑馆202,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4-83687647,email:libo@mail.neu.edu.cn

  7.本方案解释权属东北大学理学院。

  东北大学理学院

  2017年6月12日
学院概况
学院发展至今已有近三十年历史,设有健康服务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行政管理6个本科专业,一个法律教研室,一个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法律教研室承担全校学生法律方面的教学任务??蒲Ы逃芯恐行氖侵饕邮驴蒲Ъ际醮ビ肫占暗难芯炕?。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015-2018级)2020人,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艺术学理论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


专业设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教授、副教授3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2%。1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1人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1人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厅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秦皇岛优秀教师,1人获得秦皇岛市青年科技奖。学院重视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显著。先后有教师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三等奖、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成功申请省级教改课题3项,《网络营销》、《企业管理学》等课程成功获批省级精品课程。


学术水平
目前,学院下辖一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教育研究中心??蒲Ы逃芯恐行脑?010年被河北省科协确定为河北省科普资源开发创作基地,2011年被河北省科技厅确定为河北省省级科普基地,2012年12月被秦皇岛市科技局确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正在进行申报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还包括秦皇岛市互动媒体与科普展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社区研究所等。此外,学院下辖10个科研研究所,包括动画产业研究所、创新创业与风险投资研究所、宏观管理研究所、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所、信息管理技术与应用研究所、东大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营销与组织行为研究所,制度与文化研究所,现代制造与工业工程研究所,过程数据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所,为教师学生的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2018年,学院获得纵向项目21项,纵向科研经费达到154万元,21个纵向项目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获得横向科研项目7项,横向科研经费170.71万元。2018年全院教师共发表论文32篇,其中,检索论文18篇,检索论文中,CSSCI期刊文章8篇。2018年出版各类专著7部,申请专利10项。


人才培养
学院积极支持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学院先后与上?;萜沼邢薰敬罅止?、埃森哲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大连)、上海汉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港务局、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丰富的校内外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2018-2019年度学院共有2032人次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共计152项、726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比赛中获不同级别奖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6项、12人次;国家级一等奖8项、16人次;国家级二等奖15项、37人次;国家级三等奖20项、39人次;省级103项、622人次?;竦么笱萍即葱禄鹣钅苛⑾?5项,发表论文39篇。有33%以上的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很多同学进入中粮、中国移动、京东、阿里巴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等知名企业就职,近几年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号巷11号(东北大学325信箱)邮政编码:110004
电话(024)83683382 传真:(024)83676883 E-mail:cos@mail.neu.edu.cn 东北大学力学系是理学院所属的基层学术组织,下设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力学实验中心、应用力学研究所等教学与科学研究单位。
    力学系具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招收和培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固体力学硕士研究生。力学系设有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知识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在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船舶、水利、化工等工程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力学系现有教职工16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教授3人(含博导2人,教学名师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实验技术系列人员4人(高级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1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00%。近些年,力学系在教学、科研方面得到长足发展,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青年项目,863计划项目,军工973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0余项,近五年累计科研进款1500余万元;SCI、EI检索科研论文百余篇,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竦昧赡〗萄С晒坏冉?项、三等奖1项,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教学法论文20余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科研专著3部。下设的力学实验中心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力学系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交流关系。
   力学系一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数学、力学和大型CAE软件应用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建立了校内的东北大学力学实验创新基地和专门的东北大学力学类校外实习基地,国内大型的工程仿真科技公司在我系设有技术支持中心,每年为本科生提供商用CAE软件培训和认证的机会。大量力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以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的形式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获得国家级竞赛一、二等奖及国家级创新实验优秀项目多次,本科生发表多篇SCI/EI检索科研论文并获得发明专利2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国家发展战略重要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
    东北大学力学系正致力于发展成为复杂工程系统研究力学创新基地和培养力学类高级工程科技人才的摇篮。
东北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23年,具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拥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等七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应用化学专业是东北大学特色专业,是辽宁省本科示范性专业?;аЭ朴涤形锢砘Ш头治龌Я礁隽赡≈氐阊Э?,以及流动分析与装备、液晶功能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两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аЭ剖嵌贝蠼隕SI排名全球前1% 的4 个学科之一。
在队伍建设方面,化学学科现有学术水平高、德才兼备、治学严谨、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明确、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的科研学术梯队;形成了有利于中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研究条件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人才储备比较丰富,其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青年博士已成为学术中坚?;аЭ葡钟薪讨肮?8人,其中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20人,高级工程师9人。张宝砚教授连续两次为院士候选人,并是973(军工)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王建华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宋焱焱教授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共有6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10人。入选东北大学首批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5人(汉卿学者1人、攀登学者1人、英才学者1人、曙光学者2人),占全校1/7。
在人才培养方面,化学学科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和生命线。为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鼓励广大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材建设和授课形式上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在本科生中推进“双轨制”教学模式,在加强培养本专业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选择优秀指导教师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学生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5项,多名本科生发表了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本科生近5年就业率达到了92%以上;考研升学率达50%以上。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博士生人均发表SCI收录论文数逐年提高,2015年博士生均发表SCI论文数提升至3.067篇。并在全校在全校率先提出硕士生发表SCI论文的要求。培养的学生1 人获全国百篇提名,获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4人,提名2人,获批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人;提名1 人,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9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9人。有8名博士生获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培养的博士生中获教育部学术新人奖2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化学学科始终坚持推动、引导广大教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出了“创建精品”的科研理念,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学院科研进款5464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其中1项为经费额330万元的重点项目,2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批发明专利16项,发表SCI论文352篇,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流动注射分析科学奖1项,倡导凝炼研究方向,建立研究团队,教师科研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在学术交流方面,化学学科直积极开展国外学术交流,注重与了了国际知名科研院所、课题组和专家的联合和对外开放,一直保持活跃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驰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如德国马普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日本群马大学等,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不断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建立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关系,包括共同研究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创新研究群体/团队等??苟嘀中问降难踅涣?,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博士后和博士生来校讲学、工作等交流,本校教师到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或访问、讲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提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

添加东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东北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大学报录比、东北大学考研群、东北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大学排名、东北大学保研、东北大学公众号、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东北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东北大学考研网由东北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东北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