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可再生能源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06-27

联系人:刘老师
 电  话:010-61771418
 传  真:010-61772234
  EMAIL:anew@ncepu.edu.cn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B座

学院简介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10-23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为满足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国家能源局、教育部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界的支持下,华北电力大学通过对电气、动力、机械、自动化、水电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于2007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
    学院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可再生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国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撑。
    目前学院设有7个研究中心,即风力发电研究中心、水电能源与工程中心、太阳能研究与工程中心、新能源材料与光电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新能源与城市环境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教职工102名,教授28人、副教授31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100%。拥有973首席科学家1人、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学术气氛浓厚,形成了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奋发上进的稳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
    学院设有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能源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应用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个本科专业,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有3个方向,即风力发电方向、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和生物质能方向。2019年学院在校本科生1120人,硕士生298人、博士生83人。
学院在电气工程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博士学位点下,设置了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二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省部级奖3项,出版教材10部,获批专利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收录160余篇,EI收录300余篇。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科技部“973计划”1项,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项等,科研经费总量累计达到2亿元以上。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马拉达伦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英国斯莱斯克莱德(Strathclyde) 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巴斯大学、克兰菲尔德(Cranfield) 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奥尔堡大学,法国电力集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SL)、韩国浦项工业大学、成均馆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德国弗朗霍夫风能和能源系统技术研究院(IWES),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

 
该专业下设6个专业方向:风能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水利类及其专业简介
“水利类”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个专业。学生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大类专业导论课程,学生从大学第二年开始分专业培养。
l 水利水电工程
水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的水电资源丰富,总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水电发展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目前的水电开发程度还比较低,正处在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
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勘探、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四年学习后,符合学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继续深造可攻读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下的水工结构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课程设置包括有:除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制图、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之外,还将重点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工程测量学、工程地质、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经济、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岩石力学、抽水蓄能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弹性力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本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6.54%,就业部门和范围较为广泛,毕业生可在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院、水电投资开发公司、水电施工工程局、水电站、水利工程监理公司、水电设备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水利、水电、电力行业的研究、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工程、新能源工程、市政工程及其它行业从事相关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深造率为41.77%(考研率为39.31%、出国率为2.46%)。
l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专业以水利工程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水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四年学习后,符合学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继续深造可攻读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下的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生。
本专业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力,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以及水能方面的先进知识,具备跟踪本专业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环境?;ぜ捌渌喙亓煊虼邮驴辈馄兰?、规划设计、技术经济分析、预测预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水利工程建设所涉及的水文水资源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课程设置包括有:除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图学、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公共基础教育和学科门类基础课程之外,还将重点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测量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文学原理、水力学、水文水利计算、水文测验学、水资源系统优化原理与方法、水利经济、水质监测、水环境化学、水环境?;?、河流动力学、水库优化调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文预报、水文统计、水利水电工程概论、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地理信息系统、水灾害防治、抽水蓄能技术、能源与环境等专业类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本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8.27%,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在大型现代化电力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在水利(水务)局、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利(电力)设计院、各大流域管理机构、城建部门、环保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外咨询公司从事规划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管理和咨询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深造率为56.29%(考研率为51.05%、出国率为5.24%)。
能源动力类(新能源)及其专业简介
“能源动力类(新能源)”专业包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2个专业,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三个方向,分别为生物质能、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学生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及方向,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大类专业导论课程,学生从大学第二年开始分专业及方向培养。
l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本专业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满所规定的学分后,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生物质能方向
生物质能方向培养具备宽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能够从事生物质发电与生物燃料等新能源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制造以及新工艺的应用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研发人员。
本方向主要学习工程制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生物化学、传质与分离过程、工业微生物学、电工技术基础、反应工程、燃烧理论与设备、电厂化学、生物基材料与化学品、生物燃料技术与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与清洁利用等课程。继续深造可攻读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动力工程、热能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本方向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8.2%,毕业生就业面广,可在大型现代化电力及能源企业、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能源与环保企业、市政垃圾处理企业等从事设计、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亦可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电力、节能等方面的规划、建设、运营、咨询和监管等工作,还可在与新能源相关的科研、教学等企事业单位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深造率为41.83%(考研率为34.71%、出国率为7.12%)。
(2)风力发电方向
风力发电方向源于我校创办的国内第一个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气、控制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具备与风能开发利用相关的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试验能力和风电场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项目投资与管理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学习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电路、电子学、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风力发电原理、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力发电机组监测与控制、风电场电气工程等专业课程。继续深造可攻读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本方向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就业面广,可在发电公司、电网公司、新能源公司、研究所、设计院、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场等单位从事风电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与维护和风电机组设计、制造、运行与维护、实验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深造率为44.66%(考研率为41.25%、出国率为3.41%)。
(3)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
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是国内第一个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设置面向太阳能电池设计、制造,光伏电站设计、运行与控制。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太阳电池设计与制造,光伏系统设计与集成,光伏电站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以及太阳能发电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
本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光电能量转换、存储以及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光伏材料与器件的制备技术和表征方法,光伏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控制,光伏企业管理及市场运营等专业知识。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硅基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化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光伏电站设计、运行与控制,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在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创新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本方向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9%,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有研究所、设计院、大型电力企业、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及太阳能电站等单位,从事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规划、制造、施工及运行管理,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产业的技术与管理,太阳能发电技术项目开发等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深造率为49.07%(考研率为42.22%、出国率为6.85%)。
l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本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大学2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学生有机会进人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本专业包括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材料与器件、锂/钠离子电池等能量存储材料与器件、以及综合能源互联网用电力电子元器件等专业方向。符合学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需求,掌握新能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能量转换及能量存储所需关键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制造与应用能力,并有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量转换与存储关键材料及器件的设计、研制、及性能表征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的制备、组装技术及表征、评价方法。在重点学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材料与器件、锂/钠离子电池等能量存储材料与器件、以及综合能源互联网用电力电子元器件等相关专业知识和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创新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8.22%,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太阳能电池、锂/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等相关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适宜在电力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新能源设计与开发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研发、生产、教育教学及营销管理等工作。同时本专业也适合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均具有接洽的对口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深造率为52.98%(考研率为47.86%、出国率为5.12%)。

学科专业授权点

        我学院在“电气工程”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交叉设置“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清洁能源学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开办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4个本科专业。
 
联系人:刘老师
 电  话:010-61771418
 传  真:010-61772234
  EMAIL:anew@ncepu.edu.cn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B座
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为满足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国家能源局、教育部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界的支持下,华北电力大学通过对电气、动力、机械、自动化、水电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于2007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
    学院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可再生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中国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撑。
    目前学院设有7个研究中心,即风力发电研究中心、水电能源与工程中心、太阳能研究与工程中心、新能源材料与光电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研究中心、新能源与城市环境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教职工102名,教授28人、副教授31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100%。拥有973首席科学家1人、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学术气氛浓厚,形成了一支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奋发上进的稳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
    学院设有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能源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应用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个本科专业,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有3个方向,即风力发电方向、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和生物质能方向。2019年学院在校本科生1120人,硕士生298人、博士生83人。
学院在电气工程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博士学位点下,设置了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二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省部级奖3项,出版教材10部,获批专利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收录160余篇,EI收录300余篇。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科技部“973计划”1项,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项等,科研经费总量累计达到2亿元以上。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马拉达伦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英国斯莱斯克莱德(Strathclyde) 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巴斯大学、克兰菲尔德(Cranfield) 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奥尔堡大学,法国电力集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SL)、韩国浦项工业大学、成均馆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德国弗朗霍夫风能和能源系统技术研究院(IWES),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华电一校区教四楼223室
联系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北大街619号      邮政编码:071003
联系电话:0312-7522636,0312-7522405(传真)
研究生院网址:http://202.206.217.109/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基本分数线要求
总分 单科(满分=100 分) 单科(满分>100 分)
可再生能源学院 0808J1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317 36 54
可再生能源学院 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310 34 51
可再生能源学院 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291 34 51
可再生能源学院 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331 34 51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介绍
  可再生能源学院
  学院简介
  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是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的人均化石能源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高经济增长时期,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政府已经确立的未来能源战略的重点之一。2006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0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会议指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ど肪?、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切实抓紧抓好。
  为适应我国能源电力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满足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我校“大电力”学科专业体系,切实保障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于2007年7月15日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学院”。
  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的发展战略是: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跨越式发展,走研究型、国际化道路。
  学院现有教职工2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教授8名,副教授10名。通过与英国能源研究中心、丹麦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外及国内的高水平可再生能源研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建设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视野、在国内可再生能源学科具有影响的80人左右的教学科研队伍。
  本学院目前已有三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未来将筹备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利用的本科专业。
  目前本学院具有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依托我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等学位授权点培养水利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方面的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正在申报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学及水资源两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能源的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学科“清洁能源学”。当前,重点开展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的科学研究,并积极筹备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添加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分数线、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报录比、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学姐微信、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真题、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专业目录、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排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保研、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公众号、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可再生能源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