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华中农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中农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资源与环境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 为促进优秀大学生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培养大学生积极探索、钻研奋进的科研精神,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于2020年7月2-3日举办“2020年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空中)”活动。在夏令营期间,我院将组织专家学术讲座、与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等活动。
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我院现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农业环境工程、生态科学、生态工程与技术、生态规划与管理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态科学、生态工程与技术、生态规划与管理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推广硕士(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信息化领域)、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一、申请条件
1.2021届本科毕业生,政治思想过硬,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积极向上;
2.对学院学科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科研潜力或实践应用能力;
3.本科期间学习优秀,本科期间前5个学期GPA排名本专业前20%,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425分,且有意到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深造的同学。
4.若不符合第3条,但具有特殊培养潜质或在本科阶段取得突出科研、竞赛成果的学生,可凭借相关证明材料及学生所在专业领域两名及以上教授推荐信报名。
二、所需材料
1.《2020年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空中)申请表》(详见附件1);
2.本科阶段成绩单及大学前5学期GPA本专业排名(成绩排名模板详见附件2);
3.主要获奖荣誉证书3个以内;
4.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
5.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材料扫描件1份,没有则不准备。
6.部分成绩不符合申请条件同学,须提交专家推荐信(专家推荐信模板详见附件3)
上述材料1-6按照顺序全部编辑为一个PDF文件上传。
三、时间安排
1.6月22日前,网上报名(https://jinshuju.net/f/6llBLi);
2.6月25日前,资源与环境学院网站上公布(http://zyhj.hzau.edu.cn/)名单,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本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3.6月28日前,入选学员回复电子邮件确认,逾期未回复者视为自动放弃此资格。
四、活动安排
时间 内容
7月2日(周四)(暂定) 上午 开营仪式、名家教授系列报告(一)
下午 名家教授系列报告(二)
7月3日(周五)(暂定) 上午 导师面对面
下午 学生个人展示、闭营仪式
 
注:日程为拟定计划,具体安排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五、其他事项
1.学院对达到夏令营学习、活动考核要求,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电子版“优秀学员”证书。优秀学员在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第一志愿报考我院、达到学校录取要求和学院相关专业(方向)分数条件、政审合格、心理健康,不需参加专业复试直接录取,并在入学报到后第一年直接享受甲等学业奖学金。
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0年暑期夏令营(空中)拟于7月上旬举行,学院将采用线上方式开展夏令营活动。
3.欢迎加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0年暑期夏令营(空中)交流群1031792868,有关夏令营具体事宜可进群咨询。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艾老师  
电    话:027-87282163
邮    箱:aili@mail.hzau.edu.cn
为促进优秀大学生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培养大学生积极探索、钻研奋进的科研精神,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将于2018年7月16-20日举办“2018年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在夏令营期间,我院将组织专家学术讲座、与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

  一、申请条件

  1.2019届本科毕业生,政治思想过硬,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积极向上;

  2.对学院学科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科研潜力或实践应用能力;

  3.本科期间学习优秀,本科期间前5个学期GPA排名本专业前20%(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GPA排名前35%),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425分,且有意到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深造的同学。

  4.若不符合第2、3条,但具有特殊培养潜质或在本科阶段取得突出科研、竞赛成果的学生,可凭借相关证明材料及学生所在专业领域两名及以上教授推荐信报名。

  二、所需材料

  1.《2018年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

  2.本科阶段成绩单及大学前5学期GPA本专业排名;

  3.主要获奖荣誉证书3个以内;

  4.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

  5.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材料复印件1份,没有则不准备。

  上述材料2-5按照顺序全部编辑为一个PDF文件上传(文件大小不可超过20MB)。通过审核后报到时,需携带纸质材料1套。

  三、时间安排

  1.6月18日前,网上报名(https://jinshuju.net/f/uqhwCN);

  2.6月26日前,资源与环境学院网站上公布(http://zyhj.hzau.edu.cn)名单,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本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3.7月1日前,入选学员回复电子邮件确认,逾期未回复者视为自动放弃此资格。

  四、活动安排

  时间  内容

  7月16日(周一)  下午  学员报到

  7月17日(周二)  上午  开营仪式、参观校园  下午  名家教授系列报告1

  7月18日(周三)  上午  名家教授系列报告2  下午  实验室(基地)参观与课题组研究体验


  7月19日(周四)  上午  导师面对面  下午  学生个人展示

  7月20日(周五)  上午  闭营仪式,离校

  注:日程为拟定计划,具体安排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五、其他事项

  1.材料接收:所有纸质材料只适用于当次申请,一经接收,不予退还。如有需要还请申请者自行提前备份;

  2.成绩及使用:学院对达到夏令营学习、活动考核要求,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结业证书。通过结业者,在研究生录取考核、奖学金评选等环节,同等条件下优先;

  3.夏令营往返车费、期间住宿和餐费由学院承担。(车费需凭火车票或长途汽车票报销,火车票报销标准不高于高铁或动车二等座)。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许老师王老师电话:027-8728216387284070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邮编:430070

  学院网址:http://zyhj.hzau.edu.cn/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8年5月29日 根据《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方案》文件精神,201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仍是推荐和接收分步实施。现就我院招收推免生工作安排如下:

  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黄巧云
  组成成员:唐仁华、石磊、谭文峰、赵慧、唐铁军、史志华、
  蔡崇法、刘凡、朱端卫、徐芳森、邱国红、胡荣桂、
  姜存仓、黄魏、汪善勤

  一、招收条件
  推免服务系统公示、备案的推免生,且填报我院相关招生专业都有资格参加我院的推免生综合复试。

  二、指标分配方案:
  按照学校招收原则,学院拟接收推免生名额上限是74个,学院内各学科指标统筹协调。原则上接收指标分配给培养质量高、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的导师,高岗教授(三级岗及以上)可接收推免生3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其他导师只能接收1名专硕。

  三、复试安排:
  我院安排两次复试,分别为9月29日和10月9日。按一级学科组建复试小组。

  1、专业考核笔试(时间1小时)
  笔试为招生简章上的复试专业课:土壤学复试专业课为《土壤学》;植物营养学专业课为《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专业课为《3S综合利用》;环境工程专业课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课为《环境化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为《土壤侵蚀原理》。生态学复试专业课《农业或森林或污染生态学》?;饭ぷㄋ陡词宰ㄒ悼挝痘肪彻こ獭?;农业资源利用专硕复试专业课为《土壤农化分析》;农业信息化专硕复试专业课为《计算机基础》。

  2、面试
  面试测试考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运用知识、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英语听、说、译能力,考察政治思想品质和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考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每个考生面试测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3、成绩计算
  复试综合各方面的考核结果按百分制评分。其中外语听说测试占20%,专业考核笔试占40%,面试及实践环节占40%。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4、导师确定
  支持研究生和导师自主双向选择,以质量为核心,择优录取。

  四、录取
  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复试总成绩讨论确定拟录取名单,公示后上报学校。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40人,其中专任教师107人,有教授35人、副教授61人。学院聘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及作者各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4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人,湖北省“111人才工程”1人,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5人,武汉市“晨光计划”4人,湖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20多人次在国内有关学术机构任正、副主任、理事长、理事,10多人次任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等。一批教授被聘为全国和湖北省测土配方施肥、湖北省水土保持等专家组成员。
  学院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8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7人(博士2人、硕士5人)。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Curriculum fo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Environ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は喙氐钠?、事业单位或教育部门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所发生变化的过程、退化机理、影响评估以及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生态学学科思维、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方法与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保育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科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效应分析的方法,生态规划、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以及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使用的常规技术;
3.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较强实验和野外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相关工作的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6.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初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
生态学基础、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生态规划与设计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至少修满159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40.5,实践教学环节学分18.5。
七、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要求,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有效支撑专业培养要求,增强各培养环节的针对性,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描述、可测量、可区分、可评价、可达成”
八、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




1.文理基础课程 ≥72.5学分


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公共外语课程、数理化计算机课程和体育课程组成,设立六大??椋豪硐胄拍钣肴松壑?、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创新创业与社会发展。


2. 学院平台课 18 学分


其中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两门课程(含实验)必选一门,微生物学基础和植物学基础两门课程必选一门,共计18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 17学分


4.专业核心课程 17学分


5.专业特色课程  ≥16学分


6.实践教学环节 ≥18.5学分


7. 其他



“形势与政策”课 2学分,其中“形势与政策(一)”为理论课,1学分,“形势与政策(二)”为实践课,1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掌握污染物在土壤、水、气等环境介质中形态、迁移和转化规律,具备环境监测、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环境污染的预防、控制与修复等综合知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毕业生能胜任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环保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与环境相关的科研、规划、管理及?;さ裙ぷ?,还可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学习。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环境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生物、生态、化学、地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掌握环境系统特征、环境过程原理、环境质量演化规律、污染物生态效应、环境调控原理与方法;熟练掌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学、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环境?;?、资源利用、研究与开发、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了解环境学科的研究前沿以及环境?;げ档姆⒄棺纯?。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熟知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2. 能力要求
 
具备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态工程及污染防治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具备对环保设备的研发、运营及日常管理等相关的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 素质要求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与理念。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五、专业核心课程
 
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学、污染环境生物修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至少修满16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4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8学分。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农业、城市、区域资源、环境、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的应用型、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2.受到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3.理解资源环境相关专业如农学、土地规划学科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有将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在农业生产管理、资源环境?;?、国土规划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5.综合素质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人文素质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地理信息科学;自然资源与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核心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导论;全球定位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处理与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至少修满15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40.5,实践教学环节学分17.5。
 
七、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要求,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有效支撑专业培养要求,增强各培养环节的针对性,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描述、可测量、可区分、可评价、可达成”
八、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
 
      1.文理基础课程 61.5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 21学分,修读说明:学科基础课均为必修课
 
      3.专业核心课 21学分,修读说明:专业核心课均为必修课
 
      4.专业特色课 ≥37学分
 
      5.实践教学环节 17.5学分
 
      6.其他,“形势与政策”课2学分。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Curriculum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水、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的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具备环境规划和资源?;さ确矫娴闹?,在污染场地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能在政府部门、环境?;げ棵?、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等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技术改造以及相应的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受到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熟练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环境?;ぜ盎肪彻こ躺杓?、研究与开发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2.具有较强的环境工程设计和污染防治的能力,具有环境工程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能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调试及运营管理;掌握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环境工程专业外文书刊,有较好的听、说、写、阅读能力;具有一定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3.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备对人体健康、生产安全、生态环境?;さ脑鹑魏凸鼗忱砟?。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
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实验;固体废物处理实验。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至少修满161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42,实践教学环节学分19。
七、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要求,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有效支撑专业培养要求,增强各培养环节的针对性,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描述、可测量、可区分、可评价”,特制订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八、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


  1. 文理基础课程 76.5学分


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公共外语课程、数理化计算机课程和体育课程组成,设立六大??椋豪硐胄拍钣肴松壑?、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创新创业与社会发展。


      2.学院平台课 18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 16.5学分


      4.专业核心课程 16学分


      5.专业特色课程 15学分



      6.实践教学环节  19学分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含水土保持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水保等行业从事土壤、肥料、环境?;?、植物营养与施肥、生态农业、水土保持、资源调查与评价等领域的科研、管理、技术开发和生产等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知识要求
 
具备扎实的土壤、植物营养、肥料研制与加工、水土保持、农业环境?;?、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农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现代仪器分析、土壤改良、现代施肥技术、农产品品质分析与安全、农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土地规划、资源信息管理、精准农业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熟悉资源管理与利用、环境?;び泄氐姆秸?、政策和法规;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
 
2.能力要求
 
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开展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能力,具备进行肥料生产、检测、销售和养分高效管理的能力,具备利用传统方法和现代仪器开展土壤、植物营养和水土保持等领域的研究能力,具备高效现代农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专业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素质要求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专业素养、文学艺术修养,人际交往和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身心素养和国防意识,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五、核心课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土壤与农化分析、资源调查与评价、植物营养学、土壤修复与地力提升、现代施肥技术
 
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方向):土壤学、土壤与农化分析、水土资源调查、水土保持规划、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工程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农业资源与环境方向至少修满154.5学分,水土保持方向至少修满152.5学分。其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含课程学分136、实践教学环节学分18.5;水土保持方向含课程学分136.5、实践教学环节学分16。
 
七、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要求,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有效支撑专业培养要求,增强各培养环节的针对性,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描述、可测量、可区分、可评价”,特制订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八、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
 
1.文理基础课程 73.5/72.5学分
 
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公共外语课程、数理化计算机课程和体育课程组成,设立六大??椋豪硐胄拍钣肴松壑?、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创新创业与社会发展。
 
2.学院大类平台课  21/18学分
 
其中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两门课程(含实验)必选一门。农资方向学生微生物学基础和植物学基础两门课程均必修,可分别在两个学期选课,共计21学分;水土保持方向微生物学基础和植物学基础二者选一,共计18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 13.5学分
 
4.专业核心课程 15.5学分
 
5.专业特色课程 12.5/17学分
 
6.实践教学环节 18.5/16学分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街一号
传真:027-87384670
电话:027-87282027

添加华中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中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中农业大学报录比、华中农业大学考研群、华中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华中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华中农业大学排名、华中农业大学保研、华中农业大学公众号、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中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中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