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安徽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安徽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文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一)教授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毕业学校 学位 安徽大学
聘任时间
1 黄德宽 1954.10 汉语言文字学 吉林大学 博士 1995.12
2 吴怀东 1966.06 中国古代文学 山东大学 博士 2004.10
3 杨晓黎 1957.07 中国语言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04.09
4 鲍恒 1957.10 中国古代文学 河北大学 博士 2007.06
5 丁放 1957.10 中国古代文学 河北大学 博士 2007.06
6 刘飞 1966.10 中国古代文学 复旦大学 博士 2013.12
7 吴早生 1971.01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博士 2013.12
8 徐在国 1966.09 考古学 吉林大学 博士 2003.06
9 王泽庆 1972.09 文艺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15.12
10 杨军 1955.05 汉语言文学 贵州大学 学士 2005.12
11 赵凯 1955.03 汉语言文学 安徽劳动大学   2010.12
12 曾良 1964.07 中国语言文学 杭州大学 博士 2013.03
13 方盛良 1966.10 中国语言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13.03
14 陈道贵 1962.05 中国古代文学 复旦大学 博士 2007.06
15 阚绪良 1962.12 汉语言文字学 浙江大学 博士 2005.09
16 郝世宏 1972.01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08.09
17 耿传友 1972.10 中国古代文学 复旦大学 博士 2013.12
18 魏世民 1965.02 中国古代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 2015.12
19 赵黎明 1968.08 中国现当代文学 武汉大学 博士  
20 王大明 1953.02 汉语言文学 安徽大学   1997.10
21 黄书泉 1952.12 文艺学 杭州大学 硕士 2003.09
22 周志雄 1973.07 中国现当代文学 山东师范大学 博士 2017.06
23 吴从祥 1973.09 中国古代文学 山东大学 博士 2017.08
 
  
(二)副教授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毕业学校 学位 安徽大学
聘任时间
1 鲁正凤 1964.10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硕士 2002.09
2 时兵 1972.12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05.09
3 王卫兵 1967.08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硕士 2015.12
4 沙宗元 1966.10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07.06
5 汪杨 1980.02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10.12
6 韦丽华 1971.10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04.09
7 程燕 1977.10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07.06
8 李睿 1976.07 中国古代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 2008.09
9 汪成法 1972.10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07.06
10 伍美珍 1966.06 汉语言文学 安徽大学 学士 2001.12
11 王莉 1979.10 中国古代文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 2008.09
12 王修力 1963.06 计算语言学 北京语言大学 博士 2007.11
13 张洪海 1972.12 中国文学批评史 复旦大学 博士 2014.06
14 凌晨 1979.02 文艺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 2011.11
15 李慧敏 1980.05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语言大学 博士 2012.12
16 王曦 1973.11 汉语发展史 南京大学 博士 2010.09
17 徐强 1962.11 汉语言文学 安徽大学 学士 2000.12
18 王木青 1968.04 中国通俗文学 苏州大学 博士 2008.09
19 彭家法 1964.06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语言大学 博士 2008.09
20 张鲁高 1962.10 中国现当代文学 复旦大学 博士 2001.06
21 栗华益 1981.0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语言大学 博士 2013.12
22 李思旭 1979.03 汉语言文字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博士 2014.12
23 郝敬 1978.04 中国古代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15.12
24 刘刚 1983.07 汉语言文字学 复旦大学 博士 2016.12
25 夏大兆 1979.12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16.12
 
  
(三)讲师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毕业学校 学位 安徽大学
聘任时间
1 王苏平 1968.02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博士 1996.12
2 毛丽蓉 1969.08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硕士 2001.06
3 王敏 1977.12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师范大学 硕士 2003.07
4 纪念 1980.07 中国现当代文学 安徽大学 硕士 2008.07
5 张琼 1979.0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南京大学 硕士 2008.06
6 邓春 1981.12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15.06
7 徐福坤 1980.06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硕士 2010.12
8 司振龙 1982.05 文艺学 安徽大学 硕士 2011.06
9 王道庆 1963.08 现代汉语 山东大学 硕士 1996.09
10 郑鹏 1979.03 文艺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 2011.07
11 刘宗保 1982.12 现代汉语语法 暨南大学 博士 2012.07
12 田立宝 1982.01 汉语词汇学 厦门大学 博士 2012.10
13 张静 1985.10 中国语言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13.12
14 聂桂菊 1981.08 中国古代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 2015.12
15 疏延祥 1963.03 汉语言文学 安徽大学 学士 1993.07
16 杨小红 1964.02 中国古代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 1993.12
17 马刚 1971.06 汉语言文学 安徽大学 学士 1998.10
18 龚元华 1985.09 汉语言文字学 厦门大学 博士 2015.07
19 唐宸 1988.11 中国古典文献学 浙江大学 博士 2016.07
20 刘一 1986.02 中国古代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15.08
21 周翔 1987.12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17.06
22 李鹏辉 1985.10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17.06
23 卢坡 1983.09 中国古代文学 安徽师范大学 博士 2017.07
24 唐志强 1989.03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 2017.07
25 罗毅 1988.05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18.07
26 王勇 1987.09 中国古代文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博士 2018.09
27 蒋伟男 1990.03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博士 2019.06
28 丁丽丽
(助教)
1984.07 中国近现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 2012.12
29 姚晓璐
(助教)
1991.07 文艺学 安徽大学 硕士 2016.09
30 翁昌新
(助教)
1991.08 课程与教学论 武汉大学 硕士 2015.12
 






(四)兼职教师
  
1 姓名 出生
年月
专业 毕业学校 学位 职称 安徽大学
聘任时间
备注
1 王达敏 1961.11 中国古代文学 北京大学 博士 教授 2012.03至今 讲席教授
2 蒋寅 1959.06 中国古代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教授 2012.03-2016.03 讲席教授
3 郭姮姮 1980.06 中国古代文学 安徽大学 硕士 兼职
讲师
2014.2-2016.12  
4 黄小妹 1968.06 中国古代文学 安徽大学 硕士 副教授 2014.2-2016.12  
5 吴长龙 1979.11 中国现当代文学 安徽大学 硕士 讲师 2014.2-2015.12
2016.9-2016.12
 
6 王宏福 1953.07 汉语言文学 北京教育学院 学士 兼职
教授
2014.2-2016.6  
7 王灵均 1978.08 宗教学 安徽大学 硕士 助理
研究员
2014.2-2016.6  
8 梁学翠 1985.07 中国古代文学 暨南大学 硕士 讲师 2014.9-2016.12  
9 朱亚坤 1981.07 中国现当代文学 苏州大学 硕士 助理
研究员
2014.9-2015.12  
10 武锐 1983.06 戏剧戏曲学 安徽大学 硕士 讲师 2015.2-2016.12  
11 汪晓欣 1987.0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安徽大学 硕士 助教 2015.9-2016.6  
12 刘一 1986.02 中国语言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2016.2-2016.12  
13 束莉 1982.12 中国古代文学 南京大学 博士 讲师 2016.2-2016.12  
14 刘云 1978.11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武汉大学 博士 副教授 2016.2-2016.12  
15 王峰 1955.01 世界文学 北京大学 硕士 副教授 2016.2-2016.12  
 
  
(五)教师进修情况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进修学校 起止时间 备注
1 邓春 1981.12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2009.09-2015.06 博士毕业
2 王苏平 1968.02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9-2015.07 博士毕业
3 张琼 1979.0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南京大学 2013.09至今 读博
4 徐福坤 1980.06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安徽大学 2013.09-2018.06 博士毕业
5 司振龙 1982.05 文艺学 南京大学 2015.09至今 读博
6 王敏 1977.12 汉语言文字学 安徽大学 2015.09至今 读博
7 姚晓璐 1991.07 文艺学 安徽大学 2013.09-2016.06 硕士毕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于 2003 年由外语学院、中文系共同申报成功。 2004 年秋天开始招生,现有在读研究生 7 人。中文系吴家荣教授担任比较文学原理学位课的讲授任务。
田德蓓 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主要成果有《论译者的身份》、《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 O 、 C 布卤姆短篇小说的后现代叙事方式》等。
吴家荣 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成果有《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阿英传论》、《中国化文论的历史进程》等。
王文彬 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西现当代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郭沫若、戴望舒、艾青融会和创化中西诗学传统的研究”,出版专著《戴望舒评传》、《中西诗学交会中的戴望舒》、《“雨苍”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等。
王晓凌 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洋州文学。发表《后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弗兰克 ·穆尔豪斯和澳大利亚“新派小说” 》等论文。
王峰 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发表《从“写作的历险”到“历险的写作”,试论尤柰库斯库戏剧活动的二重文化品质》等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现有三个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中国现当代文献研究。目前正在筹建“创意写作”方向。近几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项。
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是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自沈敏特教授起,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学科带头人王达敏教授是当代小说研究名家、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评委、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省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剖槿淌诘?0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及当代重要作家研究成就突出,韦丽华博士的乡土小说研究、汪杨的新时期小说研究,均取得优异成果?!吨泄缁峥蒲А贰段难缆邸贰段囊昭芯俊返妊蹩锓⒈淼氖咚铰畚暮褪嗖孔ㄖ?,奠定了本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剖槿淌?、汪杨博士、王木青博士等人对清末民初文化思潮演变、二三十年代新月派与现代派诗歌、鸳鸯蝴蝶派、通俗文学流派、工农兵文学思潮、中国当代文学思潮、20世纪末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开拓了文学思潮的新视域。
文献研究处于全国比较突出地位。80年代出版的《老舍研究资料》、《蒋光慈研究资料》、《李季研究资料》、《贺敬之研究资料》等研究资料,90年代以来出版的《戴望舒全集》、《苏雪林文集》,以及正在出版中的《苏雪林全集》(40卷),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汪成法博士在现代作家佚文发掘整理与相关文献的辨析方面成绩突出,在全国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
文艺学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学术积淀,曾涌现出贾文昭、杨昕葆、顾祖钊、吴家荣等一批在国内学界有一定影响的老学者。1995年与哲学系美学学科联合培养美学硕士研究生;1997年单独申报并获批文艺学硕士点;2011年申报获批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文艺学专业方向;2013年开始招收文艺学博士生。2008年,获批为省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为赵凯教授,成员有刘飞、王泽庆、陈建设、凌晨、王峰、郑鹏、疏延祥、张琼、王苏平、司振龙等。
学科建立以来共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项,其中国家重点项目1项;入选教育部国家及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4部;获得省部级社科奖3项。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本学科已形成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方向,古代文论与中西文论比较方向,文学原理与文艺批评方向。为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科特色,凝聚学科力量,并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本学科还成立了“安徽大学大自然文学研究所”、“安徽大学中外文论比较研究中心”等。
磬苑校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人文楼B座4楼文学院
邮编:230601
龙河校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龙河校区文西楼3楼文学院
邮编:230039


一、历史与现状
安徽大学文学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28——1958组建调整期
1928 年,安徽大学在安庆建校,同时成立文法学院,中文学科隶属该院。时隔不久,即成立了中文系,是安徽大学最早的系科之一。郁达夫、朱湘、苏雪林、陈望道、方光涛与赵景深等一批著名学者、作家曾经在中文系任教。 1949年12月中文系随安徽大学迁至芜湖,几经调整,随校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
第二阶段:1958——1978全面建设期
1958年以后,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兴起,安徽大学中文系也随之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主要表现在招生规模扩大,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科研成果大量涌现,中文系的毕业生也在安徽省建设中崭露头角。
第三阶段:1978——2011快速发展期
改革开放后,中文系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学科专业的扩大与变迁。
除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外,中文系先后成立了对外汉语专业、文秘专业、旅游专业和新闻专业,20世纪90年代文秘、旅游和新闻三个专业分别从中文系独立出去,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的成立与建设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1996年中文系又与历史、哲学共同组建了院虚系实的安徽大学文学院,为安徽大学211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10月原文学院中历史、哲学两系分立,经学校批准,由原中文系独立组建了新的文学院,为新时期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958年重建以来,文学院已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4千余人,培养硕士生近600名,博士生40余名,成人教育学生两万多人。目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400人,本科生7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300多人。
二是学科、学位点建设从无到有,形成系列。
文学院现设汉语言文学(宣传片)与汉语国际教育(宣传片)两个系和一个大学语文教学部,另有汉语言文字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桐城派研究所、中外文论比较研究中心、当代文学评论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科研体系。文学院先后获得学士学位、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以及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一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参与建设了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三是科研能力大幅提升,科研平台建设跃上新台阶,科研成果丰硕。改革开放以来,文学院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社科基金、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2008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7项(重点2项),教育部课题10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5项,安徽大学211三期建设项目《徽学与地域文化》。在古文字学、桐城派研究、戏曲小说研究以及安徽地域文学等方面形成优势与特色,国家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在汉字理论和战国文字研究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受全国高校古委会指导主办《古籍研究》期刊。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竦檬〔考兑陨涎踅崩?8项。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全院师资队伍雄厚,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均较为合理,产生了一批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者,其中学科带头人黄德宽教授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学院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23人,博士学位获得者 3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一、二层次)入选者1人,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席教授1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具有充足的发展后劲。
五是在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与国际化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院各种设备从无到有,建立了古文字资料库和正在建设国内最为先进的语音实验室。学院十分注重与国内外同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各类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作家等来学院讲学。文学院首开安徽大学留学生教育先河,举办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班,招收外国留学生,派出教师到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乌克兰、智利、越南、印度、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从事学术交流和汉语教学,协助安徽大学创建海外孔子学院,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水平。
  
二、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
总体思路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升质量,将安徽大学文学院建设成为研究教学型的优势学院。
一个突出:
突出加强文学院的学科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挥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在学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带动学科建设和学院建设全面均衡发展。
两个崇尚:
崇尚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老师和学生的需要为工作的目标,紧紧依靠全体老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加强文学院的文化建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与促进,营造良好的学习与工作氛围,让教职工和全体学生有尊严地工作、学习与生活。
崇尚务实创新的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鼓励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三个坚持:
坚持以科研创新为先导,以引领性的前沿意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知识创新、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学术水平。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特别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和均衡发展。
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蠖酝饨涣?,不断拓展视野,进一步加快学科发展的国际化步伐。
  
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一级学科排名能提升5——10位,争取进入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行列。把文学院建成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在全国高校中有一定影响力的、较高水平的教学院系。

添加安徽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安徽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大学报录比、安徽大学考研群、安徽大学学姐微信、安徽大学考研真题、安徽大学专业目录、安徽大学排名、安徽大学保研、安徽大学公众号、安徽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安徽大学考研网由安徽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安徽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安徽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im钱包如何取消等待打包-下载imtoken钱包-imtoken怎么找回原来的币-imtoken钱包怎么取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