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考研复试要求2022

更新时间:2022-01-15 17:59: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山大学考研复试要求2022
Add 中山大学
复试学姐微信

关于《中山大学复试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中山大学复试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中山大学复试考研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中山大学考研复试要求2022来自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中山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中山大学复试考研报考有用。

中山大学考研复试要求2022: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和中山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我院各学科专业考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1.我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复试分数线
总分 政治/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081400 土木工程 320 65/50 60 95
081500 水利工程 320 65/55 65 115
085900 土木水利 340 60/50 85 110
085900 土木水利(士兵计划) 249 40/40 60 60
085900 土木水利(少干计划) 249 40/40 60 60
2.初试成绩符合我院复试分数线要求者,按专业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本专业复试人员,考生可以通过学院官网查询复试名单(见附件1)。
3.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如下,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计划 已招推免生(不含直博生) 公开招考计划 拟参加复试人数 备注
081400 土木工程 17 11 6 12 全日制;学制三年
081500 水利工程 16 6 10 7 全日制;学制三年
085900 土木水利 53 22 31 48 全日制;学制三年
085900 土木水利(士兵计划) 1 0 1 1 全日制;学制三年
085900 土木水利(少干计划) 1 0 1 1 全日制;学制三年
 
二、资格审查
        请复试考生于3月26日(本周五)前提供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材料以原件扫描件或照片电子版的形式,通过邮件提交,发送邮件至学院指定邮箱(civilyjs@mail.sysu.edu.cn),邮件标题格式:“考生编号-姓名-资格审查材料”,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
(一)资格审查材料
1.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如果身份证丢失,可以用临时身份证(在有效期内)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贴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盖骑缝章)。曾经更改过姓名或身份证号的考生,需提供户口本或公安局开具的证明。
2.初试准考证。
3.学籍学历证明(往届考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办理方式详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xlcx/bgys.jsp)。
4.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原件应加盖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公章,复印件须有“原件复印”并加盖原件存档单位公章)。
5.应届生提供学生证。
6.往届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丢失的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7.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8.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和提交入学前完成原学校退学手续的承诺书。
9.网上报名出现学籍学历错误信息的考生还须提供资料:往届生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有效的学籍、学历验证书面报告。
10.同等学力考生另需提交报名条件所要求的本科课程成绩单和学术论文。
11.“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二)复试补充材料
        根据复试要求,我院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察,请考生提供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补充材料,作为复试综合评价的评分依据。
以上材料,复试前提交原件扫描件,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被取消复试资格。资格审查材料恕不退回。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
三、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
(一)复试方式
1.复试方式:网络远程复试。
2.复试总分:复试总分占入学总成绩的50%。
3.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复试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考核办法:以面试为主。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逐个考核,考生当场回答问题,必要时,复试小组成员会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二)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原则上应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
1.综合评价(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占复试成绩的60%)
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等。
备注:同等学力加试由我院综合考核。
(三)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复试小组成员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复试成绩。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四、复试成绩
1.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即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2.各招生学科专业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
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考生的成绩分别排序,分别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
3.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br />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低于复试满分值的60%为不合格)。
(3)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合格。
 
        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信息公布
        将在本单位网站公布复试录取方案、分学科专业(方向)的拟招生人数、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安排、调剂信息、复试结果等信息。对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将进行说明。
        复试结果报学校审核后公布。
        拟录取名单经审核后将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统一进行公示。
 
六、其他事项
1.研究生院将根据上级统一工作安排开通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校对系统,拟录取的考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邮寄地址校对及修改,届时请关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2.本办法未尽事项,以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相关文件为准。
 
七、咨询、申诉及监督
(一)咨询
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项目办
电话:0756-3668105
邮箱:civilyjs@mail.sysu.edu.cn
(二)申诉
土木工程学院
电话:0756-3668053
(三)监督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20-84111686,84113696
邮箱:yzba@mail.sysu.edu.cn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和中山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我院各学科专业(方向)考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1.我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如下:
序号 专业
代码
专业
名称
方向代码 方向名称 复试分数线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 070200 物理学 070201 理论物理 300 50 50 60 60
2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300 50 50 60 60
3 070205 凝聚态物理 300 50 50 60 60
4 070207 光学 300 50 50 60 60
 
        2. 报考我院且初试成绩符合我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分数线考生均可获得复试资格。按学科专业(方向)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本学科专业(方向)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
        3. 考生可以通过我院官网查询复试名单及复试时间安排(见附件)。
        4. 各专业(方向)拟招生人数如下,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
 
学科
代码
专业名称 总招收计划 已招推免生 考试招收计划 备注
070201 理论物理 25 7 18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7 1 6  
070205 凝聚态物理 31 9 22  
070207 光学 31 17 14  
 
        二、资格审查
        (一)请考生前来复试时提供本人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1.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2份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内,考生须在其中1份的空白处书写“授权中山大学代本人申领银行卡,并从本人指定账户扣收学费”并签名。如果身份证丢失,可以用临时身份证(在有效期内)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贴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盖骑缝章)。曾经更改过姓名或身份证号的考生,需提供户口本或公安局开具的证明。
        2.初试准考证原件。
        3.学籍学历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往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其他有效的学籍、学历验证书面报告的原件和复印件。(办理方式详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xlcx/bgys.jsp
        4.应届生的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5.往届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未获学位证者可不提供)原件和复印件(毕业证书丢失的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6. 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与原件等同效力的复印件(原件应加盖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公章,复印件须有“原件复印”或“与原件相符”章并加盖原件存档单位公章)。
        7. 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
        8.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和提交入学前完成原学校退学手续的承诺书。
        9.网上报名出现学籍学历错误信息的考生还须提供资料:往届生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有效的学籍、学历验证书面报告。
        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被取消复试资格。资格审查材料恕不退回。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
        (二)复试补充材料
          为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察,考生可补充提供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补充材料,作为复试综合评价的评分依据。
 
        三、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
        本次复试方式为线下,包括专业课和专业英语笔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面试。
        复试内容以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为主。复试的满分为500分。
        1.专业课和专业英语笔试(满分为200分)
        1)考试内容:专业课笔试重点考察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满分为100分;专业英语主要考察专业文献阅读和书面翻译能力,满分为100分。
        2)考试时间:3小时。
        3)考试形式:闭卷。
        4)考试安排详见附件。
        2. 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满分为300分)
        1)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以及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2)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含外语应用能力面试)不少于10分钟。
        3)考核办法
        a. 以面试为主,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逐个进行考核,考核分组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
        b. 考核一般采取由考生从试题中随机抽取题目,考核教师提问,考生当场回答的方式进行。必要时,考核教师可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4)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复试小组成员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复试成绩。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四、复试成绩的使用
        1.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
        2. 各招生学科专业(方向)原则上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
        3. 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录?。?br />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者。
        2)未按规定参加复试者。
        3)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复试成绩低于复试总分60%为不合格)。
        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信息公开
       将在本单位网站公布复试录取方案、分学科专业(方向)的拟招生人数、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安排、调剂信息、复试结果等信息。对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将进行说明。
        复试结果报学校审核后公布。
        拟录取名单经审核后将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统一进行公示。
 
        六、其他事项
        1. 参与考核的导师姓名不予提前公布。
        2. 在复试过程中,参加复试的教师不接受考生提供的任何其他背景材料或推荐信函。
        3.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将根据上级统一工作安排开通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校对系统,拟录取的考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邮寄地址校对及修改,届时请关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4. 本办法未尽事项,以研究生院相关文件为准。
 
        七、咨询、申诉及监督
        (一)咨询
物理学院办公室
电话:020-84113393
邮箱:lgxyrs@mail.sysu.edu.cn
        (二)申诉
物理学院办公室
电话:020-84113393
        (三)监督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20-84111686,84113696
邮箱:yzba@mail.sysu.edu.cn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和中山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我系各学科专业(方向)考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1.我系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如下:
       (1)普通计划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复试分数线
总分 政治/外语 业务课
060100 考古学 325 50 180
060200 中国史 325 50 180
060300 世界史 325 50 180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340 50 180

       (2)专项计划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复试分数线
总分 政治/外语 业务课
060200 中国史 325 40 170
060300 世界史

       2.初试成绩符合我系复试分数线要求者,按学科专业(方向)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本学科专业(方向)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忌梢酝ü蚁倒偻檠词悦ィ郊?span xml:lang="EN-US">1)。
       3.各专业(方向)拟招生人数如下,将根据情况调整,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
       (1)普通计划: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计划 已招推免生 公开招考计划 备注
060100 考古学 3 1 2 考古学专业拟公开招考计划为: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方向:2人(调剂接收)
060200 中国史 31 17 14 1.中国古代史各方向拟公开招考计划为:
1)秦汉史:1人;2)魏晋南北朝史:2人;
3)宋辽金史:1人;4)明清史:1人;
5)中国社会经济史:2人;
2.中国近现代史方向拟公开招考计划为:
1)中国近代史:6;2)中国现代史:1人
060300 世界史 13 10 3 世界史专业各方向公开招考计划为:
1)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1人;2)世界古代中古史:1人;3)世界地区国别史:1人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19 7 12  
       (2)专项计划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计划 公开招考计划 备注
060100 中国史 1 1 根据总成绩择优录取1人
060200 世界史
       4.考古学专业上线生源不足,拟调剂录取2人(拟接收调剂复试人数3名,以实际接收人数为准)。优先接受系内其他相关专业考生调剂,并优先考虑相近方向,本科限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博物馆学、美术学等相关专业,报考专业代码前两位需为06,具体要求将另行发布调剂公告。
       5.经复试后,中国史、世界史同专业内各方向合格生源不足时,在同专业各方向之间进行调剂,并优先考虑相近方向。我系将在备考会议时向考生进行具体说明,并发放《同专业内方向调剂意向书》电子文件请考生填写(复试候考时线上展示本人亲笔签名纸质文件并截图留存)。
       6.经复试后,世界史专业合格生源不足时,优先接受系内其他学术型学位考生调剂,本科限历史学专业,报考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6,专业课考试科目为历史学基?。?。具体接受调剂名额和要求,根据复试后合格生源情况另行发布调剂公告。
       二、资格审查
       请复试考生于32415:00前提供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材料以原件扫描件或照片电子版的形式,通过邮件提交,发送邮件至huangx93@mail.sysu.edu.cn,邮件标题格式:“考生编号-姓名-资格审查材料”,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
       (一)资格审查材料
       1.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如果身份证丢失,可以用临时身份证(在有效期内)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贴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盖骑缝章)。曾经更改过姓名或身份证号的考生,需提供户口本或公安局开具的证明。
       2.初试准考证。
       3.学籍学历证明(往届考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办理方式详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xlcx/bgys.jsp)。
       4.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原件应加盖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公章,复印件须有“原件复印”并加盖原件存档单位公章)。
       5.应届生提供学生证。
       6.往届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丢失的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7.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8.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和提交入学前完成原学校退学手续的承诺书。
       9.网上报名出现学籍学历错误信息的考生还须提供资料:往届生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有效的学籍、学历验证书面报告。
       (二)复试补充材料
       根据复试要求,我系将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察,请考生提供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含相关发表论文、习作等)、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补充材料,作为复试综合评价的评分依据。
       以上材料,复试前提交原件扫描件,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被取消复试资格。资格审查材料恕不退回。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
       三、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
       (一)复试方式
       1.复试方式:网络远程复试。
       2.复试总分:复试总分500分,占入学总成绩的50%。
       3.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复试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考核办法:以面试为主。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逐个考核,考生当场随机抽取复试试题并回答问题,必要时,复试小组成员会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二)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
       1.综合评价(100分)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100分)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300分)
       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等。
       (三)考核评分
       考生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复试小组成员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复试成绩。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四、复试成绩
       1.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即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2. 按照各复试专业(方向)的总成绩,分别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优先录取复试合格的第一志愿考生,剩余计划由调剂考生按总成绩排名录取。复试专业(方向)具体划分如下:
       (1)考古学专业;
       (2)中国史专业中国古代史各方向(含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宋辽金史、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方向);
       (3)中国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含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方向);
       (4)世界史专业(含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世界古代中古史、世界地区国别史方向);
       (5)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3.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br />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低于300分为不合格)。
       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信息公布
       将在本单位网站公布复试录取方案、分专业(方向)拟招生人数、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安排、调剂信息、复试结果等信息。对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将进行说明。
       复试结果报学校审核后公布。
       拟录取名单经审核后将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统一进行公示。
       六、其他事项
       1.研究生院将根据上级统一工作安排开通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校对系统,拟录取的考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邮寄地址校对及修改,届时请关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2.本办法未尽事项,以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相关文件为准。
       七、咨询、申诉及监督
       (一)咨询
       历史学系招生办公室
       电话:020-84110302
       邮箱:huangx93@mail.sysu.edu.cn
       (二)申诉
       历史学系
       电话:020-84113120
       (三)监督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20-84111686,84113696
       邮箱:yzba@mail.sysu.edu.cn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和中山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我院考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1.我院复试分数线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方向代码 方向名称 复试分数线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01
02
03
04
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技术及应用
辐射防护及环境?;?/td>
280 50 50 60 60

2.初试成绩符合我院复试分数线要求者,按学科专业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本学科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忌梢酝üг汗偻檠词悦ィ郊?)。

3.我院拟招生人数如下,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
 
学科专业(方向)代码 学科专业(方向)名称 总计划 已招推免生 公开招考计划 备注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20 5 15  

二、资格审查

请复试考生于3月23日中午十二点前提供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材料以原件扫描件或照片电子版的形式(按顺序整合成一个PDF文档,并在文档的最前面加上封面和材料目录),通过邮件发送至邮箱 ifcenyjs@mail.sysu.edu.cn ,邮件标题格式:“考生编号-姓名-资格审查材料”,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

(一)资格审查材料

1.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如果身份证丢失,可以用临时身份证(在有效期内)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贴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盖骑缝章)。曾经更改过姓名或身份证号的考生,需提供户口本或公安局开具的证明。

2.初试准考证。

3.学籍学历证明(往届考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办理方式详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xlcx/bgys.jsp)。

4.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原件应加盖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公章,复印件须有“原件复印”并加盖原件存档单位公章)。

5.应届生提供学生证。

6.往届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丢失的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7.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8.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和提交入学前完成原学校退学手续的承诺书。

9.网上报名出现学籍学历错误信息的考生还须提供资料:往届生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有效的学籍、学历验证书面报告。

(二)复试补充材料

根据复试要求,我院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察,请考生提供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补充材料,作为复试综合评价的评分依据。

以上材料,复试前提交原件扫描件,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被取消复试资格。资格审查材料恕不退回。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



三、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

(一)复试方式

1.复试方式:网络远程复试。

2.复试总分:复试总分占入学总成绩的50%。

3.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复试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考核办法:以面试为主。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逐个考核,考生当场回答问题,必要时,复试小组成员会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二)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原则上应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

1.综合评价(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占复试成绩的60%)

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等。

(三)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复试小组成员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复试成绩。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四、复试成绩

1.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即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2.按照招生学科专业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

3.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br />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低于复试满分值的60%为不合格)。

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信息公布

将在本单位网站公布复试录取方案、分学科专业(方向)的拟招生人数、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安排、调剂信息、复试结果等信息。对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将进行说明。

复试结果报学校审核后公布。

拟录取名单经审核后将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统一进行公示。



六、其他事项

1.研究生院将根据上级统一工作安排开通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校对系统,拟录取的考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邮寄地址校对及修改,届时请关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2.本办法未尽事项,以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相关文件为准。



七、咨询、申诉及监督

(一)咨询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

电话:0756-3668587

邮箱:ifcenyjs@mail.sysu.edu.cn

(二)申诉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电话:0756-3668090

(三)监督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20-84111686,020-84113696

邮箱:yzba@mail.sysu.edu.cn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2021年3月22日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和中山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我(院/系)各学科专业(方向)考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1.我院各专业(方向)复试分数线如下: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方向代码 方向名称 复试分数线 备注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 050300 新闻传播学 69 不分方向 370 55 55 90 90
2 055200 新闻与传播 01 财经新闻 360 55 55 90 90
02 交互设计
03 大数据传播
04 数字媒体(非全日制)
3 050300 新闻传播学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69 不分方向 355 55 55 90 90
 
       2.初试成绩符合我院复试分数线要求者,按学科专业(方向)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本学科专业(方向)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忌梢酝üг汗偻檠词悦ィ郊?)。


       3.各专业(方向)拟招生人数如下,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


050300 新闻传播学 33 14 19 含2名少干计划,1名退役士兵计划
055200 新闻与传播 63 26 37 全日制
055200 新闻与传播 35 0 35 非全日制
学科专业(方向)代码 学科专业(方向)名称 总计划 已招推免生 公开招考计划 备注
       二、资格审查


       请复试考生于3月24日前提供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材料以原件扫描件或照片电子版的形式,通过邮件提交,发送邮件至cbysjxyxzb@163.com邮箱,邮件标题格式:“考生编号-姓名-资格审查材料”,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


       (一)资格审查材料


       1.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如果身份证丢失,可以用临时身份证(在有效期内)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贴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盖骑缝章)。曾经更改过姓名或身份证号的考生,需提供户口本或公安局开具的证明。


       2.初试准考证。


       3.学籍学历证明(往届考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办理方式详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xlcx/bgys.jsp)。


       4.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原件应加盖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公章,复印件须有“原件复印”并加盖原件存档单位公章)。


       5.应届生提供学生证。


       6.往届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丢失的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7.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8.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和提交入学前完成原学校退学手续的承诺书。


       9.网上报名出现学籍学历错误信息的考生还须提供资料:往届生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有效的学籍、学历验证书面报告。


       10.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二)复试补充材料


       根据复试要求,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察,请考生提供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补充材料,作为复试综合评价的评分依据。


       以上材料,复试前提交原件扫描件,入学复查时核对原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被取消复试资格。资格审查材料恕不退回。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



       
       三、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


       (一)复试方式


       1.复试方式:网络远程复试。


       2.复试总分:复试总分占入学总成绩的50%。


       3.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复试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考核办法:以面试为主。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逐个考核,考生当场回答问题,必要时,复试小组成员会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二)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原则上应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


       1.综合评价(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占复试成绩的60%)


       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等。


       (三)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复试小组成员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复试成绩。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四、复试成绩


       1.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即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2.各专业(方向)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


       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考生的成绩分别排序,分别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


       3.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br />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低于复试满分值的60%为不合格)。


       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信息公布


       将在我院网站公布复试录取方案、分专业(方向)的拟招生人数、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安排、调剂信息、复试结果等信息。对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将进行说明。


       复试结果报学校审核后公布。


       拟录取名单经审核后将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统一进行公示。



 

       六、其他事项


       1.研究生院将根据上级统一工作安排开通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校对系统,拟录取的考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邮寄地址校对及修改,届时请关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2.本办法未尽事项,以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相关文件为准。



 

       七、咨询、申诉及监督


       (一)咨询


       传播与设计学院


       电话:020-39332651


       邮箱:cshansh@mail.sysu.edu.cn


       (二)申诉


       传播与设计学院


       电话:020-39332651


       (三)监督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20-84111686,020-84113696


       邮箱:yzba@mail.sysu.edu.cn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2号)和中山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我(院/系)各学科专业(方向)考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1.我院各专业(方向)复试分数线如下: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方向代码 方向名称 复试分数线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 080100 力学 69 不分方向 280 50 50 60 60  
2 082500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69 不分方向 280 50 50 60 60  
3 085500 机械 05 空天工程 280 50 50 60 60  
4 085800 能源动力 02 动力工程 280 50 50 60 60  
5 085500 机械(士兵计划) 05 空天工程 249 40 40 50 50  
6 085800 能源动力(少干计划) 02 动力工程 249 40 40 50 50  
 
2.初试成绩符合我院复试分数线要求者,可参加复试,具体名单见附件1。
3.各专业(方向)拟招生人数如下,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
学科专业代码 学科专业名称 总计划 已招推免生 公开招考计划
080100 力学 15 6 9
082500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30 12 18
085500 机械 40 0 40
085800 能源动力 21 0 21
085500 机械(士兵计划) 1 0 1
085800 能源动力(少干计划) 1 0 1
 
二、资格审查
请复试考生于32520:00前提供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材料以原件扫描件或照片电子版形式,通过邮件提交,发送邮件至aero@sysu.edu.cn邮箱,邮件标题格式:“考生编号-姓名-2021硕士复试材料”,材料内容如下:
(一)资格审查材料
1.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如果身份证丢失,可以用临时身份证(在有效期内)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贴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盖骑缝章)。曾经更改过姓名或身份证号的考生,需提供户口本或公安局开具的证明。
2.初试准考证。
3.学籍学历证明(往届考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办理方式详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xlcx/bgys.jsp)。
4.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原件应加盖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公章,复印件须有“原件复印”并加盖原件存档单位公章)。
5.应届生提供学生证。
6.往届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丢失的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7.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8.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和提交入学前完成原学校退学手续的承诺书。
9.网上报名出现学籍学历错误信息的考生还须提供资料:往届生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有效的学籍、学历验证书面报告。
10.“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二)复试补充材料
学院根据复试要求,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察,考生可提供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补充材料,作为复试综合评价的评分依据。
以上所有材料,扫描版或电子版须按上述顺序整合为一个PDF文件、文件名为“报考专业-姓名.pdf”、页面为A4幅面、总页数不超过25页(其中论文篇幅较多可只截取前1-2页整合)、请勿放入压缩文件中,作为邮件附件发送。
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入学复查时核对以上材料原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资格审查材料恕不退回。
 
三、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
(一)复试方式
1.复试方式:网络远程复试。
2.复试总分:复试总分占入学总成绩的50%。
3.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复试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考核办法:以面试为主。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逐个考核,考生当场回答问题,必要时,复试小组成员会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二)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
1.综合评价(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占复试成绩的60%
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等。
备注:同等学力加试由招生单位综合考核;管理类联考复试应加试思想政治理论考核,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三)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复试小组成员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复试成绩。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四、复试成绩
1.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即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2.各(招生学科专业招生方向)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
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考生的成绩分别排序,分别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
3.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br />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低于复试满分值的60%为不合格)。
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信息公布
将在本单位网站公布复试录取方案、分学科专业(方向)的拟招生人数、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安排、调剂信息、复试结果等信息。对参加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将进行说明。
复试结果报学校审核后公布。
拟录取名单经审核后将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统一进行公示。
 
六、其他事项
1.研究生院将根据上级统一工作安排开通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校对系统,拟录取的考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邮寄地址校对及修改,届时请关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2.本办法未尽事项,以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相关文件为准。
 
七、咨询、申诉及监督
(一)咨询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020-39336469
邮箱:wangww7@sysu.edu.cn
(二)申诉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电话:020-39332047
(三)监督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20-84111686,020-84113696
邮箱:yzba@mail.sysu.edu.cn
复试方式
       为了充分保障师生健康、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统筹考虑广东省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复试工作要求,经综合研判,学校决定原则上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

添加中山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山大学考研成绩查询、中山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山大学报录比、中山大学考研群、中山大学学姐微信、中山大学考研真题、中山大学专业目录、中山大学排名、中山大学保研、中山大学公众号、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山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山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中山大学

考研辅导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