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调剂的经验的分享

Add考研派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QQ咨询: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考研调剂的经验的分享,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2016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基本公布,对于分数悬在边缘的同学来说,调剂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下面是考研调剂的经验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志愿成功者毕竟占少数,如果有很强的学术情结和专业情结,不建议调剂,除非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学校愿意接收,但是这个比较看本科、报考学校和运气了,但除了运气,必要的工作也要做足,这一点下面会细讲。重要的是一定要认清自己,是要专心学术型,还是为了文凭找工作型,或者仅仅是要个平台提升能力型,总之一定要认清。
在同学眼中,本人似乎是学术型的,坚定一个理想的那种,但最后时刻还是选择了调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着二战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爸妈的建议,还有相信自己在另一个地方也可以做好自己。不多废话了,直接贴自己的调剂过程吧。
出分那段时间,就大概知道自己没戏了,然后花了很长时间和电话来消化难过、悔恨、不理解等等各种负面情绪,想着毕竟成功者是少数,大部分都会名落孙山??脊刈⑼甑骷列畔?,去的网站有研招网、考研论坛、考研网研招信息网,还有最重要的是各个心仪学校的校研究生院和院网研究生招生信息【很多时候院网信息重于校网】。报考的学校今年没有内部调剂(除了去复试的古代文学调到古典文献的),汉硕报的人也挺多,所以内部调剂和破格录取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13年有10个调剂名额),照这个趋势今后也更没有了。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关注校外调剂。
大概说一下过程
1、刚开始调剂一定要做好不要挑肥拣瘦的心理,有希望的都要关注一下。
中意的院校及其研究生网站,查看他们的调剂专业和调剂要求,一般一级学科下面的都可以调剂,比如我们的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文学类和语言类的专业都可以选择,不过有的学校语言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教育学类的)会要求本报考专业才能有资格。比如我当时联系的重庆大学,现当代的教授回复有可能,而汉硕方面的教授就回复仅接受第一志愿就是汉硕的,不考虑跨类的。
2、当时我做了一个excel表,按照学校名称、学院名称/专业、是否211、13年是否要调剂、14年是否要调剂、院办联系电话、导师姓名/联系方式等各项,广泛撒网。
列了大概15个左右院校,要文学类和语言类的都包括在内,当然在挑选的时候已经过滤到一些怎么样都不会去的学校。当然除了各院校网站查看,还尽量可以问问自己本科的导师,有没有资源,都这个时候了,姿态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当时我和前年来我们学校的南大现当代博士老师关系比较好,是我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老师,在调剂那会就时常主动向我推荐一些她知道的信息,包括天津师范,天外等等,多和自己的老师沟通沟通,哪怕是没有信息,也多少可以再选择的时候提出建议,往往可以省掉很多弯路。
3、关于联系学?;蛘叩际?,这是一门技术活。重点是一定要主动,不要想着别人来挖我们。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简单说说:
第一,联系导师,不要把重点放在自己多么多么欣赏他多么多么崇拜他,要更多体现自己的综合实力,包括大学三年的成绩,发表过的论文,做过的项目课题……总而言之就是体现自己有实力可以为他勤奋搬砖,还有语气软一些,陈恳一些,态度强烈一些,阳光一些。在联系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特点就是,搞学术的老师,尤其是那些刚评完职称的副教授,一般会很热情,尤其是调剂前期,还没有很多人开始着手的时候,也就是出国家线之前,是联系导师的黄金时期,他极有可能会给你提供各种信息,包括研招办主任的联系方式,你要如何准备复试,以及去年调剂过来的学长学姐联系方式等等各种。我刚开始那会运气比较好,联系到重庆大学的一位导师,就很热情很关心,虽然最后还是没去成(今年没有名额),但是还是很感激他。
第二,联系研招办,大部分的调剂生都会选择电话问,其实这是最笨也最没有效果的一个方式,虽然可以知道他们的动向,但一般不会给你很明确的答复。甚至有的研招办他们会含糊其辞,可能会说有名额,开了调剂系统你就等着报吧。但实际上有可能他们没有名额,只是把你当做备胎(怕第一志愿有人不来复试),然而这是很致命的,因为有可能就浪费了你最宝贵的调剂系统开通以后的黄金时间。我一个二战的朋友联系的一所高校,他联系的导师说没有名额,但是他们研招办的老师之前说有名额,实在是很无奈,幸亏那位导师告诉了他。
总之就是说,只打院研招办电话是很难得到准确答复的,这时候该怎么做呢?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方面保持和导师的邮件联系,一方面提早把自己的个人材料寄给那边院?!景ㄔ盒5牡骷辽昵氡怼?,后一方面及其关键,有时候也可能成为你的救命稻草。比如我的一个好朋友考的浙大,她男朋友就很早前给陕西师范寄了她的材料(陕师基本不向外公布缺额,一般人都不知道,他们也就试试),结果运气就是那么好,前不久接到陕师电话让去复试,还是等额复试,公费,这之前西南交通也确定要录她,最后还是选择的陕师。所以多种方式都要踊跃尝试一下,不要害怕也不用担心,又不会死人,多做点没坏处。
4、关于出身和报考学校,这是硬件要求,也不得不说是硬伤。
有时候初试分数,哪怕差了个十来分都可能不那么重要,在调剂的时候很注重本科学校和报考学校,有的调剂学校甚至会要求双985,比如南师,比如今年兰大现当代古代等也缺名额,但是都是要求本科和报考都985。但大部分人还是更关注你报考学校,其次看你本科出身,所以咱报考南大的还是占优势的,至少比报考211的占点优势。但是出身,就是硬伤了,这一点在我们三四年前就确定了。但是也不要担心,有些学校也是关注你自身实力的,比如广东一些学校,华南师范什么的,还是更多看你报考学校的。我有一个好朋友,专转本(三本)又考研,第一年考河海第二年东南,英语都是2分之差无缘,但是总分都很高,380多,终于以第一名调剂到了华南师范情报学,专业在全国也是排前几的。
5、调剂过程中一些院??赡茏约夯嵊械骷料低?,比如重庆大学、首都师范、上海大学等等,这些调剂系统都要填。
但不要抱很大的希望,因为这个系统其实仅限于登记你的信息,让他们知道有你这么个人,重点还是在研招网上的调剂系统,十分关键。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格外留意调剂系统上的信息,有的学校比较特别,他们不会正好就在刚开系统的时候就挂调剂信息,可能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才挂上去,这时候我们就要时刻关注了,比如我舍友男友调剂的学校第二天快下班了才挂出来,这个都是不确定的。
调剂过程中有一点及其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第一轮调剂十分激烈,大家争得头破血流也不一定被选上,但是第一轮下来可能会剩一些名额(就是那些被要了但是又不想去的,或者根本就没去参加调剂的),这些名额——就自然留给第二轮调剂生了。然而第二轮调剂,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大家一般这时候心灰意冷精疲力竭,要么坚定二战要么找到工作了,关注调剂的就相对少一些了。所谓的第二轮调剂一般是在第一轮复试完的第二个或者第三个星期,大家可以常常电话问一下研招办,或者到研招网上查询是不是又突然挂出来缺额信息。
其实我就是在第二轮上了985的,因为那时候很坚定二战,第一轮让去复试的学校都拒绝了,所以恰好在第二轮的时候运气看到了研招网上的缺额,就在头一天休息前不报奢望填了一下,第二天8点就接到复试电话。但是可能这多少也和自己的出身、能力、报考学校和分数有关,最后在所有专业中(院内所有专业复试一起打分)复试成绩第一被留了下来。
6、说了这么多关于调剂准备和报考的,再说说关于调剂的复试准备。
因为说的是一半的录取率,所以自己也格外担心,去之前就在他们学??佳新厶成险业浇衲瓴渭痈词缘耐У目劭?本年刚复试完的是最具有参考性的,其次是学长学姐,因为她们可能会懂老师的癖好,还有本科同学刚参加完其他学校复试或者调剂的都可以咨询咨询),加上舍友今年报这所学校,她也给我了一两个学姐的扣扣,我都问了问,了解了下复试的笔试题目、英语问题、专业问题、着装准备等等,大概明白了以后,就打印了自己的材料【7份A4的个人简介,一份厚厚的个人材料】,个人材料主要包括发表的论文复印件(发表了有中文核心、国家期刊、省刊),还有自己做的两份专利,奖学金的复印件,参加的全国征文的比赛,包括丁玲文学奖、全国首届大学生征文比赛等等的奖励,还有一些市校的奖状复印件等等,尤其注意的是论文一定要放在上面,老师们一般没有多少工夫翻看。
其实比较庆幸的是,当时去的有中南大学、华中师范、郑州大学等等一些调剂生,他们都很优秀,但也没有准备个人资料,因此其实在复试准备上其实是没有加分的,而自己的这些资料简历多多少少为复试增加了一些分数,也转移了老师们的问题方向,引到了我熟悉的领域上。比如我有张奖状是关于“孝”的,院长在问的时候就恰好看到了这个,问的问题也关于这方面。
除了资料准备,个人仪表方面不用特别正式,我们都是学生,不用完全的西装革履地去复试。我们当时去的所有调剂生都没有正装,最多是在外面套一个黑色小西装,大部分都是素朴的衣装,简单干净。除了着装,还有个人风貌,我个人是比较爱笑,平时披的头发,那天就把头发扎起来,所以阳光一点,干净一点,老师比较有好感。

文章来源:考研调剂的经验的分享